印度洋大地震地震特性

如题所述

印度洋大地震的震级引起了广泛关注。初始测量显示为6.8级,但随后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的测度强度分别为8.6和9.0,最终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修正为9.0级。这一差异可能源于测量误差,但其强度之大仍令人震惊,成为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以来最强的地震,仅次于1960年智利的9.5级大地震,强度居历史第二。


地震的震源位于北纬3度19分,东经95度51.24分的苏门答腊岛西160千米,水下深度30千米,处于太平洋地震带的活跃地带。此次地震影响广泛,除了直接震中区域,还波及孟加拉、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虽然排除了海啸的影响,但其威力可见一斑。


科学家对2004年12月26日的南亚大地震进行了重新评估,确认其震级为里氏9.3级,远高于先前预估,从而使其成为史上第二大地震,是9.0级的2.5倍强度。中国科技大学地震学家倪四道团队的研究发现,南亚大地震的持续时间达500秒,相比之下,智利大地震为340秒,显示出其异常的规模和能量释放。


美国西北大学的地理学家史坦因和欧卡尔的研究指出,此次地震释放出的巨大压力预示着该区域在未来400年内可能不会发生同等震度的地震,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曾在2005年和2007年苏门答腊地震前后预测到该区域仍有发生大地震和海啸的风险,这显示了地震预测的复杂性和区域性的地震活动规律。


扩展资料

2004年12月26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印度洋海域当地时间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