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异地上学国家有什么规定吗

如题所述

关于孩子异地上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第十二条 

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下列基本公共服务:

(一)义务教育;

(二)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

(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五)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 

(六)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

扩展资料:

根据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关于规范有序做好2018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

入学基本条件如下:

2018年秋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要在鄞州区入读小学(初中)一年级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

(1)申请人一方在鄞州区有稳定职业(指与鄞州区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在鄞州区专业从事农业种养业);

(2)申请人一方在鄞州区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或外来工社会保险(截止到2018年4月30日,依次上推已连续按月缴纳一年及以上,且延续到查验日仍然在参保,补缴无效);

(3)申请人双方在鄞州区取得《浙江省居住证》或《浙江省临时居住证》一年及以上(截止到2018年4月30日,已连续居住一年及以上,且延续到查验日仍然在按规定办理,无中断)。

(4)申请人无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除申请人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外,2018年秋季入读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必须年满六周岁(在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之间出生)。

入学年龄超龄的,需提供户籍所在地教育局出具的《适龄儿童延缓入学证明》和县(区)级以上医院开具的原始诊断书,并且上述入学条件中的社保、居住需要满2年。入读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必须是具有学籍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8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关于孩子异地上学各地政策不同,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规定:

第十七条(适用对象)

借读生是指非本市户籍、但具备在本市中小学就读条件的学生。即本市蓝印户口;持有一年及以上《上海市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人员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的引进人才高中阶段适龄子女。

第十八条(受理部门)

借读申请人居住地所属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借读申请,落实就读学校。

第十九条(申请时限)

借读申请手续应在学期结束前一周或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办理。

第二十条(申请材料)

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父母身份的有关证明及学生的学籍证明。小学一年级新生还需有户籍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明或健康检查卡。

扩展资料:

以上海市为例:

1、相关待遇

借读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参加团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评优奖励、课外活动、帮困助学等方面,与本市学生一视同仁。

本市蓝印户口、引进人才《居住证》子女及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免收借读费。

本市蓝印户口、引进人才《居住证》子女可根据当年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申请报考本市普通高中,其中境外引进人才子女,在语言适应期(3年)内报考本市普通高中的,可以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

已在外省市就读高中的,本市普通高中学校在有学额的前提下,由学校对其进行测试,经测试合格后,由学校报所属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接受其借读。

2、港澳台地区居民、海外华侨子女及外籍中小学生就读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海外华侨的子女及外籍中小学生在本市就读,按有关规定办理。

3、学校学籍管理工作

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学籍管理制度,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实施学籍管理工作,及时将学生各学段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包括入学注册、学科学习评价,拓展型探究型学习成果,社会实践鉴定,社会工作表现,红领巾争章活动,奖惩记录,体质健康状况和学籍变更等)完整、正确的分类归档,并要落实信息安全措施。

学校应允许学生查阅本人的学籍档案,保障学生对自己学籍信息的知情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异地上学分为挎学区上学,幼儿上学,借读,和把学籍转到异地四种情况。本题分四种情况分别剖析国家对于异地上学的规定:

    幼儿上学:

    在异地上学现在没有规定不允许,因为幼儿教育不需要学籍,现在学生一生只有一个学籍,要从一年级开始的,所以幼儿园上学在外面没有任何限制,可以自由选择。

    借读:

    如果申请者是在地临时的工作,不打算长期在这个地方住,所以孩子也就没有必要长期在这里上学,也就是临时的上学,你可以不转学籍,也就是借读生,这样要缴一些费用的。等高考的时候你还是要回到你的学籍所在地去考试的,虽然申请者人在外地,孩子的学籍仍然在你的户口所在地。这样也不需要什么手续,只要一个暂住证就可以了,办理暂住证也要钱的。许多地方也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也不需要学籍的,只要缴一部分费用。

    跨学区上学:

    这样的话,比较简单,只要提出转学申请,原学校同意,B学区的学校愿意接收,原学校把电子学籍转出就可以了,如果不同意,也就不能转出。

    从幼儿到一年级进入学校:

    这个阶段也是比较难的了,要在异地上学必须在当地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房产证明(一般是在2年以上的房产),学籍号必须还要申请者户籍所在地去取,现在都是电子学籍,学籍随着户籍的,你必须再把你的学籍从申请者户籍所在地转过来,再找到接收学校,这样就不可以了。

    转学:

    正在户籍所在地上学要转到其它地方,这样就必须要写转学申请,说明原因,经过户籍所在地学校的同意盖章,把电子学籍转出,转入地的学校接收,就可以了。这样申请者以后的高考就不要再回到户籍所在地了,就可以在转地进行。

第3个回答  2021-03-21

第4个回答  2014-02-12
最重要的是孩子自身感受,有时候在国外真的挺难受的,如果确定能坚持下来就好,规定没啥,有钱,会办就ok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