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需求分析必备模型:KANO模型(附实操)

如题所述

探索产品需求的黄金法则:KANO模型详解及实战演练


KANO模型,由东京理工大学的狩野纪昭教授精心设计,是产品经理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产品性能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帮助我们精确划分并优先满足用户需求。


分类需求的艺术


KANO模型将用户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必不可少的M(必须有),一旦缺失就可能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期望中的O(应该有),满足会提升满意度,缺失则可能造成不满;惊喜的A(可以有),超出用户期待,能增强品牌忠诚度;无足轻重的I(可以没有),不影响用户感知;以及令人困扰的R(根本没有),提供反而可能导致负面效果。


排序与影响系数

在决策过程中,KANO模型还引入了better-worse系数,衡量功能对满意度的影响。Better系数,即满意指数,通过(期望数+魅力数)/(期望数+魅力数+必备数+无差异数)计算,数值越大,表示提升用户满意度的潜力越大。而<worse系数,即不满意指数,通过-1*(期望数+必备数) / (期望数+魅力数+必备数+无差异数)衡量,数值越负,说明不提供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


实战应用:产品更新策略


想象一下,产品经理小B在为即将上线的新版A产品做需求分析。首先,通过调研问卷收集用户对功能的态度,然后用九数云等工具整理数据,将用户对“增加功能”和“不增加功能”的态度整合,精准定位需求类型。


在数据驱动的分析中,小B根据better-worse系数,选择增加功能2、功能3、功能5、功能8,这四个功能的提升效果显著,不仅避免了团队内部的争议,还提高了决策效率。


视觉呈现与策略制定

小B借助九数云的图表功能,用散点图生动展示了各功能的better-worse系数,清晰直观地呈现了哪些需求对于提升用户满意度最具价值。通过对数据的深入解读,团队成员对功能更新有了共识,实现了更明智的产品决策。


总结来说,KANO模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帮助我们洞悉用户需求的深层含义,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优化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一模型,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