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从两个方面

一、 什么是文化?

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学术界定义很多,但大体上可概括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

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从内容看,既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又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和化人,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广义的文化映视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从产生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发展看,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

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客观存在的,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是一定社会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这一集团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等内容。研究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须从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角度进行。

二、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人类整体守护着的文明是指广义的文明。

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客体矛盾。主体在解决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及人类客体的矛盾过程中,产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文明类型。从发展过程看,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状态的“自在期”后,进入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自为期”,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阶级社会的终结必将步入“自由期”。

其中的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

三、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2
“文化”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导致对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历来莫衷一是。“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有这样几句话:

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与“武力”相对的教化。更早在《易·贲卦》(《彖传》)中也有这样的句子: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句中所谓“人文”、“化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说有两个内容:一是指典籍,一是指礼仪风俗。这样,“文化”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当指文治教化、礼乐典章,这一认识一直延续至近代。然而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其含义与古代不尽一致,它是19世纪末期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当时,人们并没有专门为它下过定义,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去使用它。

“文化”一词,英文、法文都写作Culture,它是从拉丁文中演化来的,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等意项。19世纪中叶,一些新的人文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在西方兴起,文化的概念从而发生了变化,逐步成为概括以上新兴学科的具有现代色彩的重要术语。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自此以后,不少西方学者纷纷给文化下过定义,以致形成了上千种关于文化的定义。

而在中国,“文化”一词的含义也十分广泛,读书写字、修养、文学、艺术、文博、图书、考古学、民俗、礼仪、民族、宗教等都可称做文化。如此说来,“文化”的含义似乎有些不可捉摸,但有趣的是,模糊语言往往同样能够准确地表达事物。比如“文化”这一概念,我们与其试图精确地界定其内涵、外延,不如从集合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范围作一个限制。这样,我们将发现,文化虽然看似包罗万象,但正如很多专家所认为的那样,大致可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含义,即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知能力,以及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物质形式能反映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的一切精神的物化产品,此外,“文化”也还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构成文化的各因子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我们学习和研究文化,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要考察它内部的各构成因素,更要努力探寻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改造自然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文化的许多成分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也影响着世界。越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我们越是有必要认真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认真地研究西方文化,我们必须用开放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整理和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描绘其真实面貌,扬弃其糟粕,弘扬其优秀内核,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参与国际文化的交流和竞争。
文明的概念,因其不同的角度和界定有不下数百种。但谨慎、客观地区分有关文明的众多概念,还是能有一些概念令我们感觉到具有普遍意义,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一般说来,所谓文明是指人类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以来所创造的全部精神遗产和物质成就。说到文明(Civilization),自然联系到文化(Culture)。在历史学中,同文明相对应的文化通常用来指尚未有文字,总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社会或时期,但其广义是指知识和艺术成就,如文学、艺术、音乐、哲学和科学等。在历史学领域中,文明一般指一种先进的文化。如果某种阶段的文化较广泛地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初步形成,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政治权力,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较为完备,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为文明。
第2个回答  2020-05-04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文化,广义是指知识和艺术成就,如文学`艺术`音乐`哲学和科学.但在历史学中同文明相对应的文化通常只指尚末有文字,总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社会时期.
文明,一般指一种先进的文化.如果某个阶段的文化较广泛地使用了这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初步形成,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较为完备,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为文明.文明一般有这些特征:城市的 建立`文字的出现和使用`阶段的形成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7-08
文化:人的行为对自身和外界产生的变化。
文明:人在文化的行为中对自身和外界产生的了解和认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