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论的创新过程从线性到非线性

如题所述

最初的创新模式都是线性模式。线性模式认为,创新的起因与来源是科学,来源于基础研究,只要对科学(通常称上游端)增加投入就是直接增加(下游端)创新的产品,其公式为
R&D→中试→生产→销售
线性模式最典型的代表观点反映在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Vannever Bush,1890-197的《科学—无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中。该报告有两个基本观点:(基础研究或纯研究本身是不考虑实际后果的;(基础科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受布什思想范式的影响,产生了由基础科学到技术创新,再转化为开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代表动态形式的一维的“线性模式”,即基础研究引起应用研究与开发;再依据创新是一种产品还是工艺,转到生产或经营。
所以,布什的观点可表达成这样一种线性形式,即: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
美国学者D.E.司托克斯通过对巴斯德的工作所作的深入研究分析,从而揭示了布什的上述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司托克斯在《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Pasteurˊs Quadrant:Basic Science an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199一书中,肯定了布什观点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尖锐地指出了布什观点的局限性。司托克斯指出:
“然而,(布什的)这一范式的影响是有代价的,因为这种影响既朦胧又深刻。布什关于基础科学根本目的的表述,对科学工作的动机的解释过于狭隘;而他关于基础研究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的论述,在说明技术创新的实际源泉方面也过于狭隘的结果,这些局限性使利用这一范式思考一系列政策问题的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对科学研究目标及科学发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司托克具体地指明了以下几点:
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并不界限分明,有的应用研究同时也是杰出的基础研究;
2、科学研究进程同时受认识目标和应用目标这双重目标的影响;巴斯德和其他许多研究中同时体现出双重目标的融合;
3、单一的线性模型描述由科学发现向技术创新的单向流动过于简单了;
4、 本在基础科学方面相对落后,但在生产技术上却取得巨大成功。这一实例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远比布什的单一线性关系要复杂。
创新之所以能突破线性模式、进而突破扩散理论,进入创新2.0时代,首先取决于知识社会下形成的新环境。首先,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网络的形成突破了知识传播传统上的物理瓶颈,人类可以利用知识网络更快捷和方便的共享和传播知识和信息;其次,知识网络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性,使人为构建的知识壁垒和信息壁垒在如今的知识网络下越来越难以为继;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时间者开始关注知识社会的信息爆炸问题,信息可以传播不等于信息有效传播,利于知识被快速检索、理解和运用的众多知识封装技术使得知识也得以构件化和模块化,从而便于更多人利用。上述知识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更广泛的创新群体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上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同时,知识社会也迸发了更广泛的创新需求。外部环境造就了创新主体实施创新活动的可能,也造就了更多知识与应用场合需求碰撞的机会。这样的碰撞就是创新活动最大的源动力,同时也印证了熊彼特创新来源于生产活动的基本观点。因此,知识社会环境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催生了创新2.0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
现在知道,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其中也包括创新过程,都越来越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越来越从线性思维方式向非线性思维过渡。“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下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演进的产物,关注价值实现、关注用户参与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也成为新世纪对创新重新认识的重要探索”,“生态经济或政治系统中的局部变化,都可能引起一场全球性危机。线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把整体仅仅看作全部部分之和的观点,显然已经过时了。” 美国管理学者蒋世任(Felix Janszen)对创新的过程的非线性特征作了多年的潜心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际效应。他在《创新时代》一书中谈到,十多年前,在他开始作这一课题的时候,并不为人所理解。但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网络时代使得经济系统非线性特点成为每个经济学家不可否认的事实,主流经济学家对经济系统的非线性行为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于是当人们谈论新经济体制时,经济系统的非线性行为也就成了谈论的热点话题。
英国经济学家奥默罗德(Paul Ormerod)曾任《经济学家》经济咨询小组负责人,伦敦与曼彻斯特学院经济学客座教授。现在被人称为后正统经济学重要人物。他于1994年出版了一本题名为《经济学的死亡》(The Death of Econnomics)书,1998年又写了一本《蝴蝶效应经济学》(Butterfly Economics),他在后一本书的前言中说:“我十年前所要阐述的一个论点是,传统经济学把经济体与社会看成是一部机器,认为其行为不管多么复杂,最终都可予以预测和控制,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人类社会更像是生命的有机体—活的动物,只能透过其各个部位复杂的相互作用来了解其行为。正是这一观念和想法构成了蝴蝶效应经济学的基本主题。”
知道,“蝴蝶效应”是混沌理论中最常被人引用的一个借喻:表明事物事态发展的非线性,即一只蝴蝶的翅膀一煽动,可以导致地球的另一边的一场大风暴。蝴蝶效应经济学就是强调经济学要考虑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累积的非线性效应,说明经济领域中极端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 由此,迈赫沃尔德认为,技术创新进入了第四代—有组织的个体发明时代。他本人带着6.5亿美元的微软股票离开微软,创建了“智慧风险”公司,他称为“发明工厂”。第四代技术创新有两个显著特点:1、真正好的的创意能得到大量资金支持;2、独立发明家都拥有新的信息工具,如对新产品进行三维模拟和实验的高性能计算机,而这些工具是以前所不曾拥有的。
迈氏的技术创新四代模式给人许多启发,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理想化的。即使从他的理想化分析中,仍然能够看出,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诸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其中专利法、公司法、风险资本、组织管理都对技术创新发挥作用,并非是一个全然可预测和控制的。对于硅谷模式的分析,迈氏认为到2000年春天,硅谷已经进入低潮,这是有争议的。 由多位硅谷的“内部人”所写的《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一书中,中文序言作者钱颖一教授在介绍该书时有这样一段话:
“本书英文版出版在2000年硅谷的顶峰时期,而中文版的出版恰逢美国经济衰退和硅谷发展的调整时期(硅谷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都经历过低潮)。其实熟悉硅谷历史的人都知道,硅谷的发展经过了多次波折,有起有落,产业在不断的起落中不断更新,每一次调整都是为新的突破做准备。”这表明硅谷模式似乎并没有过时,只是进行调整,“为新的突破做准备”。还从该书中看出,硅谷未来的发展将趋向网络化与簇群化,这意味着朝向更复杂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化方向发展。 信息通信技术融合与发展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科学界进一步反思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创新绝不再是从研究到应用的线性链条,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过程。2007年,葛霆等人在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年相关报告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创新理论的七大进展。文中着重强调了价值实现在创新活动中的本源地位,认为这是衡量创新成败的基本判据。以此为基点,替代线形模式的动态非线性交互创新模式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而非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创新中非技术要素作用的强化也成为创新理论发展中的关注要点。创新进一步被放置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下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演进的产物,关注价值实现、关注用户参与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也成为新世纪对创新重新认识的重要探索。
这正如蒋世任所说:“创新是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和新市场以及新组织管理形式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是以上诸多因素相互渗透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各因素之间本身就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整个系统也是一个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过程。简言之,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由许多小事件组合在一起以螺旋式不断发展的,所以,很难判断出哪一时刻产生的创新的结果或哪个个别因素造就了创新的成功。”
创新是一个无法控制,事先也难以作出预测的非线性过程。 以上讨论是要说明创新过程的诸因素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征,本节将从创新自身的本质出发来讨论创新过程中的悖论。
前面提到过的蒋世任在他的《创新时代》一书中列出了创新过程中常见的悖论有以下五个(第255页),它来自卡斯蒂的《虚实世界》一书中关于“难题与悖论”的讨论。悖论6是我从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得来的,旨在说明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过程。
·悖论1:创新就是“创造性毁灭”
·悖论2:成功的创新既要无序又要控制(混沌边缘)
·悖论3:创新管理的方向在于降低不确定性,但同时又要运用不确定性
·悖论4:创新强调消除壁垒与瓶颈,却创造新的壁垒与瓶颈,既可预见又不可预见
·悖论5:创新既可以作一个事件又可以看作一个过程。
除上述五个悖论之外创新过程的一个更常见的悖论,即圣吉指出促进因素与抑制于是因素之间相互制约,
·悖论6:创新过程的强化链与限制链,
举一个浅显的例子,中国参加WTO,是由政府决策和推动的,但一旦进入WTO,政府的职能又将淡出,这样政府职能的强化与淡出之间就是一个悖论,今后在创新过程中也会遇到同样的两难问题,总之,悖论的存在展示出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过程与机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创新过程从线性到非线性
  线性创新模式的局限性
  最初的创新模式都是线性模式。线性模式认为,创新的起因与来源是科学,来源于基础研究,只要对科学(通常称上游端)增加投入就是直接增加(下游端)创新的产品,其公式为
  R&D→中试→生产→销售
  线性模式最典型的代表观点反映在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VanneverBush,1890-197的《科学—无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中。该报告有两个基本观点:(基础研究或纯研究本身是不考虑实际后果的;(基础科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受布什思想范式的影响,产生了由基础科学到技术创新,再转化为开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代表动态形式的一维的“线性模式”,即基础研究引起应用研究与开发;再依据创新是一种产品还是工艺,转到生产或经营。
  所以,布什的观点可表达成这样一种线性形式,即: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
  美国学者D。E。司托克斯通过对巴斯德的工作所作的深入研究分析,从而揭示了布什的上述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司托克斯在《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PasteurˊsQuadrant:BasicScienceaneTechnologicalInnovation,199一书中,肯定了布什观点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尖锐地指出了布什观点的局限性。
  然而,(布什的)这一范式的影响是有代价的,因为这种影响既朦胧又深刻。布什关于基础科学根本目的的表述,对科学工作的动机的解释过于狭隘;而他关于基础研究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的论述,在说明技术创新的实际源泉方面也过于狭隘的结果,这些局限性使利用这一范式思考一系列政策问题的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对科学研究目标及科学发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