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数据的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MARC是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的缩写,意即“机器可读目录”,即以代码形式和特定结构记录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的、用计算机识别与阅读的目录。MARC可一次输入,多次使用,是信息技术发展和资源共享要求的产物。

MARC数据最早产生于美国。196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始图书馆自动化的设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196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组织了在内部工作中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可行性调查,1966年1月,产生了《标准机器能读目录款式的建议》,即MARC-1格式,1967年提出MARC-2,它是目前使用的各种机读目录格式的母本。

扩展资料:

将编目数据转换为机读记录,通常要经过以下步骤:

1、编制输入工作单:编目人员按照著录和编目规则,在工作单上对文献进行著录标引,同时根据计算机处理的要求,填入代码数据以及各种标识符号。

2、输入数据:将输入工作单上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代码形式,并经过机器和人工反复校验。

3、计算机处理: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按要求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组织成统一格式的机读记录。一个机读记录相当一条书目款目。构成机读目录的数据,是以一定的国际、国家或地区的字符图形编码字符集的代码来记载的,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 MARC使用的就是ALA字符集(美国图书馆协会字符集)。

4、存储和输出:处理好的机读记录可存入数据库或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其他系统,也可以显示、打印、以缩微品形式输出,或者记录到磁带、软盘等磁介质上以供交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arc数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30

MARC数据最早产生于美国。196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始图书馆自动化的设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196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组织了在内部工作中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可行性调查,1966年1月,产生了《标准机器能读目录款式的建议》,即MARC-1格式,1967年提出MARC-2,它是目前使用的各种机读目录格式的母本。1969年开始向全国发行MARCⅡ格式书目磁带,并将MARCⅡ格式称为US- MARC,即美国机器可读目录。作为一种计算机技术发展早期形成的数据格式,这一格式在定义时比较充分地照顾到图书馆书目数据在文献形式描述、内容描述、检索等方面的需要,表现为:字段数量多;著录详尽;可检索字段多;定长与不定长字段结合,灵活实用;保留主要款目及传统编目的特点;扩充修改功能强;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美国机读目录适合美国国情,英法等国家根据各自情况创建了自己的机读目录,为了进一步协调、促进国际交流,统一各国机读目录格式,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在USMARC基础上制订了“国际机读目录通信格式”,即UNIMARC,现在许多国家都采用UNIMARC进行文献编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