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的综合优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标志性平台,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2年芜湖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关于加快建设江北、推进跨江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建设江北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发展战略优先考虑,产业项目优先布局,基础设施优先完善,资金投入优先安排,社会事业优先加强,加速推进江北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江北产业新城和示范区建设,实现快速集聚发展。
品牌优势
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标志性平台,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区位优势
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地处皖东,濒临长江,与芜湖主城区、马鞍山、南京一江相通,三桥飞架,两岸互动,另有几座跨江大桥在建。属南京、合肥1小时经济圈和上海、杭州3小时都市圈,是安徽向东发展、承接与长三角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分工互补,合作基础较好。
交通优势
江北产业集中区拥有23.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岸线资源,紧邻长江安徽段裕溪口港和芜湖朱家桥集装箱港。位于集中区内,定位于长江中下游第四大港口、省会经济圈通江达海最快捷的通道——总投资100多亿元的亿吨港——江北港即将开工建设、
公路网四通八达,合宁高速、合芜高速、南沿江高速形成集中区高速外网,北沿江高速、合马高速纵横交汇,206省道、合芜公路穿境而过。
距南京禄口机场、合肥骆岗机场、芜湖湾里机场均1小时左右车程。
商行铁路客运专线将在集中区内设站,距离淮南铁路裕溪口编组站仅2公里。
“水、陆、空、铁”四位一体的格局,决定了江北产业集中区必将成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资源优势
国家对江北产业集中区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安徽省对江北产业集中区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单列;对鼓励类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实行点供;2010年已下达起步区30000亩用地指标;濒临长江,区内水系发达,河道纵横,水资源丰富;地处西电东送走廊,已建成两条5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和2座220千伏、9座110千伏、11座35千伏变电所,1000千伏特大型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即将动工;天然气工程已全面启动,2014年,集中区将获得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双气源供应保障;集中区内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已全面展开前期工作,建成后年发电量40亿度,供汽能力达500吨/小时,不仅可以实现集中供热,还可探索直供电试点;人力资源富集,教育资源丰富,可为集中区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政策优势
国家政策——国务院赋予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先行先试权,并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
安徽省政策——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集中区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并赋予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坐拥省发改委内资项目审批权、省商务厅外资项目审批权、省环保厅项目环评审批权、省工商局企业工商注册管理权。安徽省《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安徽省《关于推进合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安徽省《研究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有关问题》等。
芜湖市政策——享受芜湖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芜湖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芜湖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芜湖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芜湖关于大力推进三产兴市战略的实施意见》等。
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出台了《鼓励促进投资暂行办法》。集中区拥有独立金库、独立财政、独立税收征管机构。重大项目享受“一企一议”政策。对省外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到集中区落户的,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产业配套优势
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与长三角区域产业互补性强,配套便利,商务成本低。该区域加工制造业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来自长三角,可与长三角地区实现无缝对接。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按照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达6亿元以上。总里程50公里的路网工程、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天然气门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起步区基本实现“九通一平”。
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已建成保障房17万平方米,另45万平方米保障房在建。宝能城高档住宅小区、慧谷电子信息产业园、国际双语学校、三甲综合医院、两座五星级酒店等一大批城市配套项目已陆续开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