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分析作文:郭德纲事件

暑假作业 你们懂得还有2天了 急求!!帮忙找资料也行 700字左右 其实写500~600也凑合 嘿嘿 帮帮忙吧 高中的 还没接触过新闻人物分析 帮忙写写把
ps 我觉得立场应站在gdg 我不片向媒体! 我稍微倾向gdg 不过真的不对也可以提 人无完人! 快帮忙写作文吧~~

  我是个俗人,所以只能用俗人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儿,没水平上纲上线,也不至于善恶不分,更不会往死里鼓捣谁。在我看来,在这个时候“挺郭”,特别是以近似于反政府的言论“挺郭”,其实是想把郭放在火上烤。
  郭德纲的事越闹越大了。对当事的、不当事的各方,对郭德纲、德云社、郭的徒子徒孙们、郭的拥趸,都可以冷静下来想一想了。毕竟,郭德纲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
  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是李鹤彪打人?是郭德纲在剧场和博客的破口大骂?也是也不是。不必纠缠于什么“私闯民宅”啦、“记者真假”啦、“殴打”还是“推搡”啦、“圈占绿地”啦,这些统统不重要,这些扯淡的细节充其量只能描述一件屁大的事儿,但如果郭德纲把德云社天上地下都埋上炸药的话,它所起的作用就是一根导火索。而郭德纲成名的这几年,他兢兢业业地只干了一件事:埋炸药。让我们看看这些炸药是什么组成的:郭德纲大规模扩张经营领域,其声称“最爱”的相声日渐萎缩,新作乏善可陈;郭的家族式管理搞得德云社离心离德,分崩离析;做人张狂并极具攻击性,睥睨一切自以为是,造成自身麻烦不断;蔑视道德,以无法无天无德无行身体力行并把影响散布到弟子与观众中。够了,有这几点就够了。有这几条,德云社早就该“停业自查”了。
  “停业自查”是外力强迫?还是自觉自愿?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且希望郭德纲也能知道:如果是自觉的,德云社还大有希望,要是被强迫的,那它的命运就只有天知道了。道理很简单:如果自觉,说明还有冷静的思考和谨慎的处理,如果是被强迫的,那么可以想见,万一解了禁,这些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恨的“草根们”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又会怎么变本加厉地往回找补?
  我是2005年11月5日郭德纲在天津开个人专场以后才开始关注他的。那以前的事我不知道,所以不会拿来举例
  关于郭的徒弟们
  李鹤彪可能真的如郭德纲所说,是个“老实孩子”,这也可能真的是他壮着胆子为了维护师父的利益,并期待获得师父夸奖而强出头。事后郭德纲也确实表扬了他(敢打头阵的总是很风光)。但他却不知道,这竟成了打倒郭德纲的最后一掌——“好心办了坏事”。
  这种为了长辈强出头的事在德云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人应该还记得岳云鹏博客撰文挖苦姜昆、骂徐德亮的事,不是说姜昆不能挖苦或徐德亮不能骂,而是他岳云鹏没有资格。长辈儿有矛盾小辈儿瞎掺和,是最不懂事的具体表现。岳云鹏骂了姜徐以后是否得到了师傅的肯定我不清楚,但他现在显然风生水起,在前天桥乐攒了底。尽管他的玩意儿还差六扔多远。像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我相信德云社内不止他一个。
  何云伟在天津骂观众的视频还在网上挂着。不知道今天的“铁杆纲丝”里有没有当天坐在台下挨骂的,如果有的话(这种可能性极小),那这些人就实在是犯贱了。那个事件不仅导致德云天津分社的关张,更让天津人明白了两件事:1、郭的话做不得数——观众是衣食父母?扯淡!2、人家郭爷并不希罕天津观众来捧。
  不管是弟子们害了师父,还是师父害了弟子,反正现在他们该明白点儿了。
  “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是“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中的经典台词,由此换来了大家狂热的掌声据说还有很多泪水。爱相声的郭德纲现在开饭馆、开服装店、还得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地录节目,发财了,服不服排行榜也如愿印错好几回了。但说相声、研究相声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徐德亮、王文林走了,何云伟、李菁走了,就算没有人封杀,德云社的明天还剩下什么?我们外人没法评价这些事,但内部人一定清楚。合作伙伴和弟子的离去,业内前辈的中肯意见,可能意味着这个团体有着我们不清楚的问题。问题是什么?只能从大家的话里来寻蛛丝马迹了。
  “有人说,你们的相声只顾搞笑,我说对,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当时郭德纲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本人也不禁大声喝彩。但到了今天,我对这句话回味了很久,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这牵扯一个问题:相声的魅力与生命力何在?搞笑不能说不对,但搞笑能搞一百年?别说一百年,他昨天说的相声,今天我再听就不笑了。相声真正传承至今的奥妙不在于搞笑,而在于相声的艺术性和批判性。就是说,它不能离开大众的生活。它要高于生活,还要讽刺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离开这两点,单纯搞笑的相声就注定不能长久。回忆一下我们听过的名家经典吧:
  马三立:买猴——批评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
  侯宝林:夜行记——五十年代人们讲究秩序;
  刘宝瑞:假行家——五十年代人们追求真善美;
  马志明:纠纷——生活中的无事生非;
  高英培:不正之风——对社会上不正之风的痛恨;
  苏文茂:新局长到来之后——对不正之风的痛恨;
  刘文亨:新风尚——对助人为乐的赞扬;
  马 季:多层饭店——对官僚本位主义的狠批;
  侯耀文:糖醋活鱼——对八十年代出国热的降温;
  赵振铎:真假妈妈——对拜金主义的无情讽刺;
  师胜杰:恋爱历险记——对大手大脚无计划的嘲弄;
  李伯祥:聊天——对穷聊自嚼瞎白话的讽刺;
  田立禾:哭的艺术——对生活的深入研究(到现在只要听这段,它说到那个死了妻子的男人,我准跟他一块儿哭)
  常宝霆:道德法庭——八十年代人心有点儿坏了;
  常宝华、常贵田:昨天——不留痕迹地说出翻身百姓心里的话;
  姜 昆:如此照相——四人帮的形式主义
  说实话,上边列举的这些经典相声,并不太“搞笑”,但这显然并不影响它们成为精品和久听不厌的经典。我列举了这么多,不非想说明一点,相声之所以让人觉得爱听,好听,听不够,是因为说了大伙想说而说不出的话。也就是说相声深入了大众的生活,且据有相当高的艺术性。脱离了生活的相声,不管用什么来包裹,也不灵!
  现在来看看郭近年的相声,艺术性基本谈不到,现在连最起码的讽刺功能也没有了。有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不要急,我们举例说。
  郭德纲的相声说谁?专家、学者,主流相声界、央视,豪不留情一概打击。不管什么专家,在他的口中就是“一下雨顺墙根哧——一声”的狗尿苔。主流相声界除了绑架他学贯口就是“睡就睡还给什么钱”的演员老婆。这不是讽刺,这是骂,为什么骂他们?这些人跟他有仇。这是泄私愤!(该批评的,老百姓认为真正的问题却一点儿也没提。)
  郭德纲的相声还说谁?“人分两种:一种人喜欢郭德纲,这没错;第二种人不喜欢郭德纲,这也没错,但第二种人自以为比第一种人高雅这就错了,这也是你们为什么排在二的原因……”他直接骂观众,骂那些不喜欢他相声的观众。
  “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在主场讽刺上海艺人。(他在上海为什么不这么说呢?)
  当说到陈冠希时,却看不到他们的锋芒了。跟于谦两个人笑容可掬绕来绕去,很遗憾没看够“二百张”。
  这算什么?这完全是是非不辨的傻笑。这种相声的危害就在于完全抹平了是非善恶美丑荣耻的界限。
  关于网上几个挺郭观点的讨论
  曾经,全国媒体一致批评宋祖德,没有人出来指责他们“垄断的、具有私人无可比拟的强势功能的官方媒体,还有那些真正身份实际上也是官员的媒体主管,在艺人和记者冲突事件面前‘同仇敌忾’,选择了‘官媒官气’,倒向了‘行业私愤’,你就是无良、无德、无耻的‘三俗’!”而今天,在媒体一致批评郭德纲时,这种声音却在另一类媒体上气势汹汹地出现了。以至于我都能看到他们文字后边那张气急败坏的脸。为什么?一个草根的“不平遭遇”能使他们如此激动?我看未必。说穿了,这并不是冲着“官方媒体”,而是冲着“反三俗”的号召来的。我不扣帽子,你心知肚明。关于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恕我无力分说。不提也罢。
  还有一个很具欺骗性的逻辑是:“天下这么多俗你们不反,偏偏反一个说相声的”?看起来,这是在呼唤一种公平,但其实这种逻辑很有害。天下有很多该反的事,总该反完一件再反一件,得一件一件来。卖水果的都知道哪批快烂了先处理哪批,治理那么大个国家没个轻重缓急还行?总之,道德上的问题是其他问题的根子,先解决这个问题是应有之义。这没什么可质疑的。
  还有一些关注传统艺术的人认为:郭倒了,相声就完了,我们不能让相声完,所以我们要挺郭!这想法很不错。但有两点商榷:郭倒了,相声未必完。没有郭的时候,相声走过了一百年,并没有完;现在批评郭德纲,并不是为了挤垮他,而真的是为了帮助他回归符合规律的艺术之路。我认为,相声的生命力在于艺术性,在于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现在德云社的相声缺的正是这两点。
  说“记者私闯民宅,该打!”这种观点不值一驳,蔑视。
  说“保卫郭就是保卫我们自己”。我要提醒大家,看清这种观点是谁说的,别受人利用。他们可能是反三俗的第二站,是疥子总会出头的,离他们远点儿。
  当然,在谴责郭德纲的众多声音里,也会有杂音,近日网上这类声音也越来越响起来。最主要的就是揭底。什么郭曾经调戏女观众被人追杀了,什么郭睡了XTV女主持了,什么多少年前这种无耻那种无良了,对这种人怎么说呢?没劲,我不是说您说的不是真的,您说的都对,不是亲耳听说就是亲眼得见,但您早干嘛去了?现在才出来说?知道这儿搞运动了?这样不好,毕竟不好!
  说得不少了,回到主题。让我用郭德纲的一句话来结束:把你的不痛快说出来,让我痛快痛快!

  希望楼主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9
你可以从这个时间后各界的反应来说,比如媒体一面倒,徒弟和师弟退出,天津相声界一致砸“纲”来说,一个人站在风口浪尖上,会受到可能本问题本身更严重的打击。而这也是考验他的朋友是不是真的的时候。别总说什么民主了,那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P.S.我是纲丝,我希望你不要说话太狠就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