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第1版至第10版分别是哪一年修订出版的?

如题所述

1957年6月修订商务新1版、1959年5月修订第2版、1962年7月修订第3版、1965年修订第4版、1971年6月修订第1版(版权页即这样标注,这一版没有按版次顺序称为第5版,而是单独称为修订第一版,通称1971年修订重排本)、

1979年12月修订第5版、1987年12月修订第6版、1990年2月修订第7版、1993年7月修订第8版、1998年5月修订第9版、2004年1月修订第10版、2011年6月修订第11版(最新版)。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自1953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用《伍记小字典》。

从1953年开始出版,经过反复修订,但是以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56年并入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新华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历经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10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发行量的字典。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1953年新华辞书社编,主编者为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1901~1980)。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印行第一版,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

以后续有修订,改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转由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

扩展资料:

一、修订历史

《新华字典》走过了50年的历程,它的十个版本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翻开第一版,书的装帧设计还是线装书的样式,里边的字体都是繁体字和数量繁多的生僻字

最为特殊的是,它的检字手段还是民国时期创立的音标,因为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公布现代的汉语拼音,而且这本字典几乎每一页都有图画,动物、植物,建筑、各种当时的农业和工业机械都绘制得栩栩如生。

文革”时的修订本,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痕迹。如“呼”的例句被要求增加“高呼毛主席万岁”。1971年修订本共改动1100余处,引用毛主席语录46条,打开字典,扉页上的“毛主席语录”等三行红色彩大字被印在非常醒目的地方。

“文革”后期,在人口多达10亿的中国,《新华字典》成为硕果仅存的一部字典。即使是1979年那次修订,虽已处在拨乱反正的年代,但受历史条件和观念制约,一些新的政治套话又不知不觉被增加进去。一些收入的注释和例句与当时形势已经不相适应,如“人民公社”、“总路线”等。

到09年《新华字典》已经出了10版,单单商务印书馆就印制了204个印次。1998年商务印书馆有了专有出版权的意识,把全国印刷权收回。每次《新华字典》开印都是50万册、100万册。

然而,在1966年文革期间,《新华字典》的版被毁了。周总理指示,一定要有字典。于是1971年商务印书馆从咸宁干校抽调了一批有经验的老专家回京,做了《新华字典》的修订工作。

从1971年到1992年中间的20年,《新华字典》的组织修订和维护完全由商务印书馆自己负责。

二、历史作用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

“今天我们还应当提倡这种大学者编小字典的‘新华风格’,提倡名家大家面向大众、力于普及的学术风气。”总结《新华字典》走过的50年历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这样说。

“《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这种贴近民众的主动追求,成就了这本小字典可贵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这样解析小字典创造的奇迹。新华字典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同时,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修订频率最高的辞书。50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化,这本词典整整修订了10次。

“字典虽小乾坤大,甘苦几多心自知”。每一次修订都要在字词上“咬文嚼字”,都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都要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华字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3

1、1957年6月修订商务新1版

2、1959年5月修订第2版

3、1962年7月修订第3版

4、1965年修订第4版

5、1979年12月修订第5版

6、1987年12月修订第6版

7、1990年2月修订第7版

8、1993年7月修订第8版

9、1998年5月修订第9版

10、2004年1月修订第10版

11、2011年6月修订第11版(最新版)

扩展资料: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1953年新华辞书社编,主编者为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1901~1980)。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印行第一版,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以后续有修订,改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转由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编撰人员说,第十版在原先第九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其实,《新华字典》出版50多年来,平均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如同一台影像机,《新华字典》记录、反映了新中国这55年的风雨变迁。”刘庆隆老先生说,《新华字典》编撰之初,不可避免地留下特殊时期的特殊痕迹。比如收了一些政治性的名词术语,“生产队”、“互助组”、“人民公社”、“高呼毛主席万岁”等。

在某些时期,《新华字典》成了后人眼中的“政治教科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字典进行修订,删除一些不太常用的,如“租借地”、“愚民政策”、“锻铁”等,增加了互联网、黑客、克隆、期货交易、盗版、白领、社区等上百个新词新义。

环保意识也渗入了字典的修订中,对于已经被国家定为保护动物和保护植物的,一般都将释文中“……可食”等语句删除,增加了“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等语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华字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2-24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3年10月初版
  1954年第2版
  商务印书馆
   1957年6月商务新1版
  1959年第2版
  1962年第3版
  1965年第4版
  1971年6月第5版
  1979年12月第6版
  1990年第7版
  1992年7月第8版
  1998年5月第9版
  2004年1月第10版(最新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