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现象决定本质的800字文章

如题所述

望穿心灵的迷雾
为什么干瘪,瘦小,无光的种子能长出饱满、金亮的玉米,而饱满、金亮的种子种出的玉米却大幅减产呢?因为决定玉米品质的不是种子的外观,而是种子内部的基因,基因才是种子的本质。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所以要想明静通达,就要有双望穿心灵迷雾的慧眼。
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一次,子贡重金赎回鲁国人质却拒绝赏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救了落水儿童并接受了对方的一头牛,孔子反而表扬了他。众人不解,孔子解释说,子贡富有,不在乎这些钱,可这却让那些也想赎人却又不富裕的人左右为难;子贡接受了牛,会使更多的人因此行善。孔子正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他那智慧的双眼穿透了心灵的迷雾,才能到达圣人之境界。
做事如此,待人亦然。
西晋时左思相貌丑陋,天资驽钝。因此备受他人的轻蔑,歧视。左思却在众人的讥笑中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到二十岁时,他决心写一篇《三都赋》。当时的洛阳才子陆机听闻此事后,大声讥笑左思说,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糊酒盖。可是当左思的《三都赋》发表出来以后,不仅陆机哑口无言,而且时人竞相传阅,洛阳纸贵。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众人起初只注意到了他的外表,却忽略了他的勤奋本质,直到《三都赋》发表才幡然醒悟。
王安石的邋遢不羁,鲁迅的不修边幅,爱因斯坦的蓬头垢面并不会影响他们成为伟大的人物。相反,而今的某些人却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和物质上的条件,却轻视了对自身思想,文化,道德境界的追求,这样浑浑噩噩于世,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这更突显了拥有一双透过表面看本质的慧眼的重要。
人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我们之于世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想要达天地之境界就要看清自己与世界的本质,愿人人拥有一双能望穿心灵迷雾的慧眼。
美,不一定美
夕阳无限好,可惜,夕阳西下之后,明媚成了黑暗。
美,不一定美。像那鲜妍的罂粟,千娇百媚,却是害人的毒药。而那浅浅淡淡的桃李树,虽是不言,却下自成蹊。人们常常在意外表,因为美丽的外衣总会令人愉悦,丑陋的皮囊会让人生厌。人们也总是认为美丽之下还应是美丽,丑陋之中还是丑陋,这种可怕的意识如一张密致的网,网住了人们望向青天的眼。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年轻人得到了一张绝世良弓,他的朋友劝他在上面刻上花纹,涂一层金粉,这样才能让良弓更加完美。这个年轻人觉得有理,便花重金请人在弓上好好雕刻了一番。结果,这张弓仅仅被拉动了一次便断了。华丽的装饰品终是无用,而其貌不扬却可能是绝世佳品。美貌,真的会迷惑人的神志,美,不一定美。
外表不应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依据,外表也不应该成为人们断言优劣的凭证。干瘪的种子,长出的会是颗粒饱满的果实,而颗粒饱满的果实,种下得到的却是干瘪的种子。物亦如此,人亦如此。拿破仑驰骋沙场,征战四野,锻造了一个时代。而这样的英雄,身高却不足一米六;拜伦,用笔尖触碰着时代,为理想奋斗一生。而这样的浪漫诗人,却天生跛足。外表不应决定一切,不美也许是最美。
人的主观其实很不可靠,因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外表。红楼中恍若神妃仙子的王熙凤心狠手辣。贾瑞的郁郁而终、尤二姐吞金自尽,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她的美,是毒药。而雨果笔下的加西莫多,面目丑陋,身体畸形,被人们称为“野兽”。而这样可怕的人,却有着一颗圣洁纯美的心。他虽不美,却魅力无限。
美,不一定美;不美也不一定不美。美丑之分,不应在外表,而应在内心。虚有其表,再光鲜也是无用;其貌不扬,却可能千古流芳。追答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7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现象与本质的含义,什么是现象了,现象就是事物的表现特征以及这些表面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而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那什么又是本质了,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一事物的各种必不可少的要素的内在联系,是事物外部表现形态的根据。它是由事物的内部特殊矛盾构成的。例如闪电的本质就是云层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过程。关于现象与本质的研究,出处来至于《哲学研究》1956年第05期。
  下面要讲的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之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太阳东升西落是现象,引力相互作用是本质。区别之二: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水有三态,但它们都是水的表现或现象,其本质仍然是:H2O。区别之三: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流星,地球公转,庐山日出,星系演化,上述表现形态可谓多姿多态、千差万别,可是它们都是引力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 区别之四: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 这犹如河中的流水,现象如同浮在水面的泡沫,本质则如底层的深流。现象与本质的联系表现在:
  (1)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
  (2)现象反映本质,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歪曲的、颠倒的表现。 (3)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 接着我们来讲讲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现象与本质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而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
  毛泽东也说过,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苹果落地你看到了什么?这个事件是现象。它的本质就是万有引力的作用。它所体现的规律就是万有引力定律。现象就是表象,本质就是它的实质,规律就是对这一现象发生所需的条件、原因、过程、结果的归纳总结。
  通过我爸是李刚这个例子,这个现象来反映中国富二代的本质,从而结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李双江与李刚齐名被评为“四大名爹“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国产四大名爹:李刚、王军、卢俊卿、李双江,总有一款你伤不起,拼不起。”官本位,权本位的思想在一部分人身上折射出来了!同时这也折射出部分教育的失败。
第2个回答  2014-10-07
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但有时不能只用好坏衡量。
不应被表象所迷惑
一个小孩看见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老人见这个小孩可爱,想把鱼送给他,可是小孩却不要,小孩想要老人手里的鱼竿。因为小孩看见老人一会就从河里钓到一篓鱼,他认为老人之所以钓到这么多鱼,是因为老人的鱼竿好,多以他想要鱼竿。可是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老人钓到一篓鱼是因为老人娴熟的手法,和老人的鱼饵,虽然鱼竿有一些影响,但这不是影响钓鱼多少的原因,不要被我们看到的现象所迷惑了。
分析问题定要全面
看问题要全面,这不是说说就能达到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是经过多少的经历,从这些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来应对以后的事情。小孩看不全面是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经验,没有那么多经历,也没有那么多的阅历,所以他只是看到鱼竿好,而不想总结不会钓鱼,即使得到鱼竿也一样钓不到鱼。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我们所经历过的事情中总结经验,来应对以后发生的事情。
看问题应直达本质
我们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想办法把任何问题看的更全面,也就是发现事情的本质。本质找到了,加以分析,自然会有相应的处理办法,看到了事情的本质,就说明你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能力,但事情并不是只有一面,而是有着两面性的,有好也有坏,就看你怎么看待它。
我们面对的事情都具有我们看不清的另一面,发现它,并且找到它,就会使我们在面对今后的生活会更加轻松。
凡事无绝对,要看你是是怎样看待它的。拨开迷雾见真容,擦亮双眼识本质。追问

太少了,再来的嘛!

谢谢姐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