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时,消毒液使用多了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如题所述

有的消毒液单单是自己便是有一定腐蚀性或者刺激性的,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呼吸道病症以及其他问题。

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扩展资料:

误区

1、消毒就是灭菌:

(1)“消毒”和“灭菌”两个词在生活中常被混用,其实两者含义不同。消毒是杀灭微生物,但不能杀死芽孢等还在“休眠状态”的微生物。

(2)灭菌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也就是说,灭菌的要求比消毒更严格,通常用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生活中很难实现。所以平时只需要消毒,将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会引起人发病即可。

2、消毒剂越浓越好:

消毒剂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浓度过高会刺激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时间久了可能导致器官和组织受损,使其变得脆弱,反而容易感染。因此,在使用消毒剂前应根据说明书适当稀释。

3、每天都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

除非是明确地需要预防传染病,否则一般来说,不必频繁使用消毒剂,更不必每天使用。

4、在家中喷洒消毒剂保持空气新鲜:

要想让家中空气保持新鲜,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消毒杀菌,而是开窗通风。家里毕竟不是医院,细菌量有限,如果有消毒液水汽滞留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后反而会损害呼吸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84消毒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消毒就是灭菌、消毒剂越浓越好?这些误区你得注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常用的消毒液溶于水后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某些亲脂性病毒,比起以前的来苏水或过氧乙酸等消毒剂,作用温和,对皮肤的刺激小。但它属于含氯的酚类消毒剂,过量或不正确使用同样会有危险。而洗衣粉多含有表面活性剂。如果将洗衣粉和消毒液混合使用,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各自的功效 减弱。此外,若将含氯的消毒液与含酸的洗衣粉混用,会导致氯气产生,当氯气浓度过高时,会刺激人的眼、鼻、喉等器官,严重时还会损伤人的心肺组织,甚至危及生命。 其实,正常的洗涤方法应该是:在洗衣机的一筒水中加入3—5滴消毒液,或是加水配成1%—5%的消毒溶液,将衣服、被单等放入浸泡30—60分钟,然后使用洗衣粉正常洗涤即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