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计划是怎么回事,这段历史怎么回事

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计划是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的故事情节,真实历史原型是蒋经国的币制改革计划。

1948年,国民党军事战场节节失败,在经济战线也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势下,蒋经国临危受命,去执行“扑灭奸商污吏,肃清腐恶势力,贯彻新经济政策”的“救国大任”。

可打掉杜月笙儿子之后,杜月笙公开表示,支持蒋经国打老虎,但是有本事就打扬子公司。蒋经国也满口应承。结果,就是扬子公司,直接导致蒋经国打虎失败。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行动命何其沧与方步亭推行币制改革,目的是从人民手中掠夺黄金白银外汇,蒋经国密令方孟敖执行“孔雀东南飞”行动,负责将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往台湾。

中共中央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和平解放全中国的更多城市,答应傅作义将军和谈要求,让方孟敖执行新的命令,让方孟敖及其飞行大队运走了国民党在北平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  。

扩展资料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告“下野”以后,蒋经国陪着父亲退居溪口,后来在成都登机飞往台湾。

在台湾他曾历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台湾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职。蒋介石病逝以后,1978年5月20日,蒋经国就任台湾第六任“总统”。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蒋经国病逝以后,台湾成立了“蒋经国治丧委员会”,1988年1月30日举行了遗体大殓仪式,后将遗体安放于桃园县大溪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平无战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蒋经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6

“孔雀东南飞”是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的故事情节,原型是蒋经国“打老虎”。

1948年,国民党军事战场节节失败,在经济战线也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势下,蒋经国临危受命,去执行“扑灭奸商污吏,肃清腐恶势力,贯彻新经济政策”的“救国大任”,俗称“打老虎”。

可打掉杜月笙儿子之后,杜月笙公开表示,支持蒋经国打老虎,但是有本事就打扬子公司。蒋经国也满口应承。结果,就是扬子公司,直接导致蒋经国打虎失败。

扬子公司老总叫孔令侃,孔祥熙的儿子,宋美龄的外甥。蒋经国彻查扬子公司,孔令侃立刻找到自己的姨妈宋美龄,宋美龄与蒋经国谈判未果,就找到了蒋介石。

蒋介石无奈,说服了蒋经国,随后查办扬子公司一事不了了之,蒋经国宣布辞职,打虎行动宣告失败。

扩展资料:

1948年,国民党统治的崩溃已经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对此,共产党看到了,美国人看到了,就连国民党自己也意识到了。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和经济的濒于崩溃,像两只难以挣脱的大手,死死掐着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的脖子。

那年夏天,国统区物价较抗战前上涨600多万倍,一个小学教师一天的工资只能买几个馒头。国统区城市经济的崩溃,令民怨沸腾,并使国民党军队的战争补给大受影响。

国民党阻止经济崩溃的主要战场,自然是经济中心上海。蒋介石先是几次电催杜月笙筹措平定物价的办法,杜便招聚谋士,拿出“政府抛售一定量的物资,使大量法币回笼”的具体方案,并得到蒋介石、孔祥熙等认可。

没想到,物资一抛出,就马上被抢购一空,市场犹如一个无底洞,随抛、随抢、随空。尤其是还来了一些“消息灵通的南京客人”,都是与官家有着各种勾结的商人,他们在人数和钞票上,比上海本地投机商人还强势。山穷水尽的政府本来就没多少东西可卖,这一招很快宣告失败。

接下来,蒋介石、南京政府委任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和“太子”蒋经国为上海经济管制正、副督导员,坐镇上海打击投机倒把、发放金圆券取代法币。俞一开始就知道这一招注定会失败,加之不能与“太子”抢风头,所以在上海的表现极为消极,不但很少露面,连一些会议都不亲自到场。

为了挽救蒋家王朝,蒋经国倒是信心满满、干劲冲天。看看他当时公开发表的言论便可见一斑:“投机家不打倒,冒险家不赶走,暴发户不消灭,上海人民是永远不得安宁的。”

“人民的事情,只有用人民自己的手可以解决,靠人家是靠不住的,要想将社会翻过身来,非用最大的代价不能成功!”“本人此次执行政府法令,决心不折不扣,决不以私人关系而有所动摇变更!”

“不惜以人头来平物价!”“打祸国的败类,救最苦的同胞!”“打倒豪门资本!”

行动上,蒋经国组织了“青年服务队”,会同警察局和警备司令部联合执法,并真的做到了连出重拳、铁面无私,还就地枪毙了一些投机违法分子。

上海的物价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了稳定,岌岌可危的财政金融危机也似乎有所缓和,舆论也发出一片赞扬之声。

有的报纸称蒋经国是国民党的救命王牌;有的甚至称颂他为“蒋青天”、“活包公”;有的外国记者则称之为“中国的经济沙皇”。

然而好景非常短暂,蒋经国的滑铁卢之战马上就降临了。

蒋经国的策略是一手镇压下面的地方投机商,一手打击上面的官僚资本。在打击官僚资本方面,他决心打“大老虎”以震慑官宦资本家,并选中了孔祥熙的儿子、他的表弟孔令侃。

蒋孔之斗的细节有很多版本,难辨真伪,这里主要采纳川军师长、抗日名将、青红帮头领范绍增的回忆。范也曾混迹于旧上海,蒋经国整治孔令侃时,他是孔任董事长的扬子公司的董事,二人又都是情色高手,经常一起玩耍。

孔令侃仗着“皇亲国戚”的地位在上海横行霸道,明火执仗地投机倒把,大发国难财。据说蒋经国事先还向蒋介石打了招呼,蒋介石也同意牺牲这个混蛋外甥。

孔令侃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紧张,便想请蒋经国吃饭疏通,结果蒋不买他的账。孔一看苗头不对,连夜跑到南京向宋美龄哭诉。

宋便向蒋介石表示坚决不能拿她这个外甥开刀,蒋介石只好要求蒋经国作罢。于是便有了蒋经国转而逮捕杜月笙儿子杜维屏的事情。

然而杜月笙处理此事,表面公道仗义,实则抓住蒋经国不能制裁孔令侃的软肋当众向蒋发难。结果是法院终审判刑6个月,杜象征性地交了一点罚金,以罚代刑,放人了事。

蒋经国上海之行虎头蛇尾,不但“老虎”没打成,连“狼”也没打到。接下来,他在上海广播电台凄凉地发表了《告别上海市父老兄弟姐妹书》,宣布经济管制失败,并向上海市民致以深切的歉意。

宣读完毕,黯然泪下,返回途中,他对随行的朋友说:“上海经管失败比济南失守的后果更为严重。”

同年11月6日,蒋经国悄然离沪,上海经管变成了一场只维持了70天的闹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蒋经国“打老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平无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