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蛋清打发的时候为什么需要糖?

如题所述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看鸡蛋,大家都知道,鸡蛋在生的时候蛋清是澄清的,那是因为在生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以及占水分子数量1/1000的蛋白质分子。


在生蛋状态下,这些蛋白质分子的长链结构都各自紧密的折叠成团,分子和分子之间互不接触,漂浮在大量的水分子之间。而在烹饪的过程中,随着这些长链结构的展开和相互链结,蛋白质密度大到可以偏折光线,而水分子也被这些蛋白质所纠结而成的网络分成一块块的,所以蛋清就变为了不透明的固态。但是这和打发鸡蛋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在打发鸡蛋的过程中发生的也是和上述类似的过程,只不过我们是用了另一种方式(物理的抽打)来试图打开和重组蛋白质的长链网络。


先讲蛋白

当我们用蛋抽抽打蛋清时,打蛋器的金属丝在不断的进入和抽离蛋清的过程中会扰动蛋白质分子,其产生的拉力会渐渐打开蛋白质分子的折叠长链结构。打开的长链会聚集在空气和水份的交接处,疏水的一端指向空气亲水的一端留在水中,同时它们又彼此结键,在水和空气的交界处形成致密的网络,最后的结果就是形成一个个坚固的包围着空气或水的连锁结构,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泡沫。

但是这样的泡沫并不是很稳定,很快就由于水份析出而坍塌下陷。而要稳定这种结构有几种方法,其中我们最常见的方法是加热和加糖。


---加热,可以促进卵白蛋白的打开和凝结,从而使蛋白质网络更坚固,同时在加热时蒸发的水份也可以将泡沫的结构变得更稳定和长久。(原因后面会说)

---糖,既能促进也能妨碍泡沫的形成,这取决于在打发的哪个阶段加入。如果在打发的初期加入,糖和水混合在一起的粘稠状态会较难进入泡沫之间,而这会降低泡沫的轻盈度。但是糖在增强泡沫稳定性方面作用也非常明显,由于糖紧紧的抱住水份,使得水分变的非常不容易析出。尤其是烘焙时,糖会延缓水份的蒸发,使蛋白网络有更多的时间凝结固定。


除了自然的消泡,打发过度也会消泡,这是因为过于紧密的蛋白质网络会将中间的水份都挤出,变成我们在打发过度时会看到的粗糙干泡沫和沉底的水。加酸(柠檬汁等)和用铜盆打发可以有效的阻止蛋白质长链的过度结键,防止打发过度,使蛋白更加细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4
蛋白打发过程分次加糖的原因
三次加糖,是为了追求蛋白稳定和打发速度之间平衡的一个小技巧。
第一次加糖:蛋白打发至出现泡沫,泡沫呈现鱼眼大小。是为了分散糖量;吸收水分,形成糖液,增大蛋白泡沫黏性,帮助开始构建稳固的泡沫网络。

第二次加糖:蛋白打发至出现细密的消泡,分担糖量;吸收多余的水分,增大蛋白泡沫黏性,帮助开始构建稳固的泡沫网络,使蛋白泡沫更加的湿润,增加泡沫的光泽度。

第三次加糖:蛋白泡沫呈现出清晰的纹路,分担糖量;增加蛋白泡沫的紧实度,缓解蛋白泡沫的崩塌,减小消泡的速度。

蛋黄打发

一般我们会直接将蛋黄倒入打蛋桶,然后加入砂糖直接去打发。但是,这样糖容易结块,不易打散、溶解,蛋黄也不易打发乳化。更好的办法是将蛋黄倒入盆中隔水加热,再将糖倒入搅拌,量少的话用手持搅拌器即可,量大的话用机器搅打。用机器搅打的话先隔水加热手动搅打到糖融化蛋黄发泡乳化后,再倒入机器中搅打。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蛋黄的打发会更容易打发;糖也会更好地和蛋黄融合,并且不会结块。
第2个回答  2021-05-16
蛋黄、蛋清打发的时候需要糖是因为打发白糖更易融化。蛋白打发是要靠糖分来支撑抓住空气。打发蛋白的时候加糖是为了让做出来的蛋糕更为蓬松吃起来更为软绵,更加的有口感,所以我认为要加点白糖,如果蛋白不进行多次的打发,效果会没有加糖好。
第3个回答  2021-05-16
这是因为糖溶化后可以使蛋清、蛋黄更黏稠,打发更容易,打发出的泡沫也更稳定,还可以增加蛋糕的甜味。所以在打发蛋清蛋黄的时候需要加糖。
第4个回答  2021-05-16
蛋黄,蛋清打发的时候加糖是为了更发的起到发酵的作用,这样也能保持蛋黄蛋清中的水分,起到更好的效果。物理性质决定的,蛋清 蛋黄常温下都是液态的,不论在怎么打发,过一会气泡就会因为蛋清 蛋黄的结构强度不够而坍塌,变回原样。而白糖常温下是固态的,在打的过程中使劲添加是蛋清 蛋黄达到饱和,这样发打的状态就不会坍塌了,烤出来的蛋糕面包就是松软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