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帝王为什么二十年不上朝?

如题所述

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要分三个阶段来解读,有身体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原因,更有当时明朝日益剧烈党争有莫大的关系。

万历十年以前

明神宗朱翊钧登基的时候才10岁,他接手的时候,明朝已经被他爷爷嘉靖皇帝闹腾得差不多了,他的父亲明穆宗朱载坖那六年纯粹就是打打酱油,朝政基本把持在徐阶、高拱手中。

明穆宗事后,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年纪太小,需要有人辅助扶持,自嘉靖朝到万历朝,都是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涌现了一批的能臣,从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整个明朝能力最强的权臣。

万历登基后,虽然岁数小,但是辅助内阁重臣都非常的能干,对万历皇帝的教导也非常的上心,至于朝政事务基本不需要万历插手,高拱、张居正都是宰辅之才。

这十年是万历皇帝成长的十年,也是他心理变化最大的十年,内有李太后随时鞭打、教训,外有高拱、张居正教育训斥,少年天子的心理很矛盾,既对他们有很大的依靠心理,又心怀怨恨。换了谁都会如此,本是天真烂漫的岁月,硬要扛上帝国江山的重担,谁都可能心理失衡。

这种失衡在万历十年以前给小皇帝种下了种子,后来他亲征后,对张居正的清算之狠毒,完全可以诠释他内心的怨恨和发泄。

孩子从小的教育相当重要,更何况朱翊钧未来要当皇帝。

万历十年至万历十五年

这五年是万历亲征最为辉煌的五年,张居正死后,万历亲征,他非常的勤勉,甚至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比,一年给自己只放三天的假期。

万历对各种奏章,事务都是亲自处理,他虽然把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废除了,但是大的根基还是没变,万历很清楚明朝此时的症结在哪里,帝国危机处于要爆发的期间。

在这五年时间里,万历三大征都是万历皇帝亲自主持并全部获胜,这对当时摇摇欲坠的明朝来说是一剂强心针。

这五年是万历真正独当一面的五年,也是他抗争的五年。

不要以为权臣张居正死了,万历皇帝亲征了,一切都解放了,天王老子都不怕了,万历要面临的阻力依然很大,那就是来自于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对抗。

嘉靖年间最大的失误是嘉靖皇帝没有杀了海瑞。

海瑞的《治安疏》石破天惊,不但博得了天下美名,而且皇帝还没杀他,其实海瑞是个百无用处的人物,仅凭一腔热血,对朝局起不了丝毫作用,他却开了明朝清流冒死对抗皇权的先河,人人都想用此种手段来博出位。

万历年间更甚,朝中一帮清流对皇帝的百般对抗,让万历皇帝非常的恼火,在这五年期间,万历皇帝还强忍的性子与这帮文官周旋。

万历十五年以后

万历十五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突然之间,万历皇帝不再亲朝,不再召对,不再亲批奏章了,他病了。

万历皇帝的病有两方面,一是身体有恙,据后世考古发现(郭沫若主持定陵发掘),万历皇帝有严重的腿疾,他是个瘸子。一个走路不正常的皇帝每天上下朝,会见群臣,虽然每人敢当面嘲笑,但背地里肯定会有言语,重要的是万历皇帝从小就是个自尊心受过伤害的人,他非常在于别人对他的看法。

身体有恙还是个小事儿,最重要的是万历皇帝的心理起了严重的变化——放弃。

万历十五年后,“争国本”事件越演越烈,满朝上下一致针对万历皇帝,没有一个大臣支持他立太子。说实话,皇帝喜欢哪个儿子是他自己的事情,要立哪个儿子当皇帝也是他自己的事情,要在以前的朝代,谁敢对皇帝立太子多说一句,肯定是脑袋搬家。换朱元璋、朱棣试试,灭你九族。

事情坏就坏在海瑞身上,自从他那么一闹后博得了清名后,后世文臣言官对皇帝发难的程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人家睡哪个老婆都要管,你说气人不气人,关键是皇帝还拿这群王八蛋没有办法,祖制规定不杀言官。

万历皇帝彻底放弃了,不再与那群朝中的“鼓舌鸟”斗了,也彻底放弃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权力斗争,只要过得去,没人造反就行,至于其他的,能拖就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皇权的落败,他对文官集团彻底的失去了信心,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只想混着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吧。万历死后二十五年,明朝就彻底的歇菜了。崇祯皇帝上吊前有一句话:满朝文官皆可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9
万历皇帝的陵墓被打开后发现他的尸骨右腿比左腿短很多,而且脊椎变形,所以他应该是因为饱受病痛折磨才不去上朝。
第2个回答  2020-12-19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万历皇帝痴心于修道炼丹而无心朝政,或者认为自己掌控着国家,不用上朝。
第3个回答  2020-12-19
并不是皇帝不想上朝,而是当时朝政已经被张居正把控。皇帝没有权利。只是个傀儡罢了。
第4个回答  2020-12-19
是因为当时万历皇帝身体比较差,而且他当时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所以从来不去上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