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当年入侵阿富汗到底有多大伤亡?阿富汗拖垮了苏联的说法成立吗?

如题所述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始于1979年,历时十年。到1989年,苏联被迫从阿富汗撤军,这场战争被认为是失败的。所以阿富汗有一个在世界军事史上很有名的外号——“帝国公墓”,意思就是阿富汗这里失去了很多伟大的国家。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位于中亚、南亚和西亚的交界处。该国北部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南部和东部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部伸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与一些邻国有着相当大的宗教、语言和地理关系。

阿富汗的名字在普什图语中是“普什图人的地方的意思,普什图人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阿富汗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五分之三的领土无法进入。农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但耕地不到农用地的2/3。人口超过三千万。1979年9月底,苏联决定出兵阿富汗。名字叫“支班兄弟”。像它不听话的东欧兄弟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一样,它有一个听起来很响亮的名字。苏军深陷各种势力的游击泥潭,就像美国深陷越南一样,很难速战速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进行一系列改革,解决经济问题,决定结束阿富汗毫无结果的战争。最后一支苏联jun队于1989年初撤出。

苏联当年入侵阿富汗到底有多大伤亡?阿富汗拖垮了苏联的说法成立吗?1988年,苏联jun队撤出阿富汗后,苏联总政治部主任利齐切夫宣布,在阿富汗战争中,苏联jun队死亡12210人,受伤35478人,失踪311人,战争总成本20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对于庞大的苏维埃帝国来说只是一场小感冒。把苏联解体归咎于阿富汗战争,其实是在为苏联社会制度的缺点找遮羞布。自我感觉良好的勃列日涅夫趁机提出了“有限主权”理论,声称“社会主义大家族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主权”高于一切,所以社会主义大家族“兄弟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这为干预别国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联也完全从沙文主义转向霸权主义,在世界上大幅度扩张。然而,与波斯湾相连的阿富汗却一天到晚成了苏联。史泰龙的《第一滴血》有这样一句台词:愿万能的上帝保护我们免受凶猛的狮子、毒眼镜蛇和阿富汗人的报复。如果时光倒流50年,苏联的做法没有错。二战前,各主要国家都采用类似的套路来扩大领土和影响。首先,世界各国都强烈反对。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并在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对苏联实施制裁。

阿富汗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宗教信仰也大大增加了苏联占领的难度。此外,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不断受到美国持续秘密援助的打击。可以说,苏联入侵阿富汗得不偿失,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跳板,而且损失巨大。苏联经济发展的基础源于斯大林时代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称“斯大林体制”。这一制度的优势在于权力集中、动员能力强、控制力强,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和平时期,该制度的弊端开始出现,如效率低下、人员臃肿、腐败和缺乏创新。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的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大多是小修小补,不能从根本上弥补体制缺陷。再加上当时苏联条件不错,改革的需要并不迫切。然而,随着中东局势的稳定,这种高度依赖能源的经济模式变得无效。80年代80年代苏联就陷入了这种惯性。一方面,她几十年积累的财富足够生存;另一方面,她强烈的惰性粉碎了所有改革的努力。可惜戈尔巴乔夫能力有限,苏联社会更难回归。改革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最终国家解体,制度发生了变化。

与深埋在水中的缓慢而剧烈的社会变革不同,阿富汗战争被视为苏联衰落的风向标。一个争夺世界的帝国竟然在9年后从一个小小的阿富汗撤军。失败的意义不言而喻。阿富汗战争拖垮了苏联庞大的国内市场,这和我们早期的教科书有很大关系。这种片面的说法其实是误导,说外部力量有限是组织变革的主要原因,有点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美国在上个世纪经常提到的“星球大战”计划。总之就是把锅扔给别人。

列宁同志说: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如果一个组织本身是健康的,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免疫力,那么无论它有多少外力,都无法动摇它的内在基础。二战后,苏联走上了称霸世界的道路。实质上,它已经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再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然而,在治国中,他们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为首要目标,背离了原有的信仰和群众基础。此外,治理国家的无能和国民经济的衰退导致了异化。苏联解体前,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苏联人对苏联的未来没有希望,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苏联体制内的人。失去人心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

总结:阿富汗战争,在今天看来是苏联入侵阿富汗,实际上在当时,这只是苏联的|“南向”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直接的原因是当时的阿富汗合法政府请求苏联出兵予以协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法的,只是苏联的意图并不单纯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