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梗古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李商隐《无题》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谐音)。
2. 刘禹锡《竹枝词》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谐音)。
3. 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中提到:“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丝”谐“思”;“悟”谐“误”)。
4. 《乐府诗集》中的《西洲曲》有这样的句子:“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
古典诗词中使用双关的例子很多,其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
一、“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这种双关语在南朝民歌吴歌中频繁出现。例如: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子夜歌》)
“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
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二、“丝”和“思”谐音双关。如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双关,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痴情不改,实指坚贞的爱情。
三、“柳”和“留”谐音双关。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期”和“棋”谐音双关。《子夜歌(其二)》中写道:“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五、“匹”语义双关,既指布匹,同时双关着“匹偶”。如《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表达了对男子背约负心的痛心谴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