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350字

如题所述

  这次,影片中没有太多地描写地震的场景
  而是通过地震描写了一家四口在震后不同命运历程
  爸爸:在地震中为了拦住妻子前往危险中救孩子,自己命归。。
  妈妈(元妮):在地震中被丈夫拉住,从而幸存。。
  龙凤胎姐姐(方登):幸存,与家人失散被好心养父母收养。。
  龙凤胎弟弟(方达):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胳膊一直陪地妈妈身边生活。。

  第一次流泪 是在一开始地震突然来袭方登方达在晃动的屋子里叫“妈妈 妈妈”时候,元妮在一片慌乱中 尖叫道“来——啦—— ”那种喊 像是 撕裂心肺一般 一个妈妈在这样的时候喊出的两个字像是从心脏里用力抠出来混着鲜血 让人震撼,然后方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房子的那一刹那,房子顷刻倒下,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爷,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泪水滚出眼眶,有时序地拍打在衣服上。
  第二次流泪 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 水泥板压着他的两个孩子 活着的男人进行抢救说只能救一个让她选择,一开始元妮含着泪水大叫着 “两个都得救啊 ”“两个都得救啊”,元妮始终坚持两个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男人们准备过另外一个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然后轻轻说 “救弟弟”接着又轻声重复了一遍“救弟弟”时流下眼泪,当时姐姐方登听到妈妈元妮救弟弟三个字,整张布满黑灰的脸从眼睛里流下悲伤的泪,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心里的痛。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如此幸福的我。
  第三次流泪 地震后方登在私人堆里也在她死去父亲尸体的身边醒来,暴雨滂沱,就方登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站在排放好遇难者尸体中慢慢的站起来,眼里没有了眼泪,慢慢的向前走,那一刻,和小说<余震>里一样,从那一刻起,方登就得了抑郁症。
  第四次流泪 地震后大强也就是方达的奶奶和姑姑到了唐山,找到了元妮,当元妮把怀里睡着的方达给奶奶的时候,奶奶摸着一直没手的衣服袖子,痛苦无泪。

  第五次流泪 方达奶奶在失去儿子的同时,坚持要把孙子方达带回济南,元妮痛苦的同意了,方达、姑姑、奶奶坐车客车离开了,元妮站在路边看着汽车慢慢的离去,就在那一刻,汽车停下来了,方达下车,一直喊车妈妈,最后,两人死死的抱在一起,这就是母亲与孩子的爱。谁也分不开。

  第六次流泪 方凳在女儿点点大约6岁的时候回来找养父,在在点点放风筝的时候,方凳告诉养父地震的时候妈妈说出的那三个字“救弟弟”,片刻,靠在养父的肩上大哭,:说道“不是我不记得,而是我忘不掉!”,三十几年埋在心里的痛终于有了诠释。

  第七次流泪 汶川地震后 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到了汶川支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女孩身边举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如果继续救女儿,救援人员都会有危险,她站在女儿的身边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 “叫医生 锯腿” 方登猛然抬头,救援人员劝说那位母亲,那个女人说“我知道,那是的我女儿,没腿是咋样,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们,我对不起你们父母 ”停了停说 “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 救援人员给女孩截完肢抬出女儿后,那个女人像发了疯似的尖叫着“腿!!我的女儿!!”跑到废墟 “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一把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做母亲的痛,方凳也想起了再唐山大地震母亲的痛苦抉择。
  第八次流泪 在救援中方登和方达相认之后,方达带方登回了家,站在家门口手指张开,轻轻推开大门,门缓缓打开,元妮(妈妈)在小屋里包饺子,两只包饺子手不停地颤抖,没抬头只是说“先进来”“进屋”,我知道此刻元妮心里对女儿的愧疚,方登看见供桌上有几个西红柿,拿了一个,元妮进来说“西红柿,妈没骗你”(地震前元妮答应第二天去给方登卖西红柿),元妮接着说“妈给你道个歉 ”说着就扑通跪下了 “妈对不起 。。。。。。但你。。。。。。咋就不给我个信呢。。。。。。我还以。。。。。。为你在你爸。。。。。。那儿,你。。。。。。咋。。。。。。不说呢 ”,看到一个母亲地震后的32年一直为当时的抉择痛苦着。

  影片中有几句话让我难忘。

  1、“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现实中大家都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曲对待喜欢和被喜欢的人的。

  2、“亲人,永远是亲人”。-----血浓于水,什么都不想说了,这句话放在心里就够了!

  3、“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现在还没有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揪心,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不过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东西,还有什么能够比生命更加重要呢?

  影片中反应了中国70、80、90年代的一个中国32年来的发展历史。讲叙了改革开放,讲了私营个体户,讲了南下淘金,讲了高考,讲了大学生,讲了未婚生子,讲了涉外婚姻,讲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讲了中国重男轻女现象。

  希望可以帮到你~~挑选你需要的写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3
冯小刚这一生都会用来后悔,如果他除了钱之外还有电影人的追求的话。因为没有几个导演,这一辈子有拍摄这样一个题材的机会。中国一共也没有几个国难,那么复杂的一段历史,将亿万中国人卷入的旋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灾难面前,每个人的选择……它本可以拍出一部真正经典的电影,但就被这样轻易浪费,在冯导眼里,它只值五个亿。

打四星,纯是相对水平比较而言,我给无极都会打三星的,吹捧的话就不说了,冯导都“国民导演”了,再吹就把他吹炸了。所以我只说不好的。

其实两种意见后面代表着两种角度。有人认唐山大地震是历史,就应该能表现真实,至少应该根据真人真事来改编。有人认为唐山大地震是电影,电影只要让人哭了就行了,至于是不是编的,有没有反映事实有什么关系?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我要真实不会去看记录片?”

不过请问一下,有多少人去认真找过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书和记录片去看的?能找到多少?去找汶川的,又能找到多少?看完了,你们会哭吗?

太多的事情,已经随死者而去。而活者亲历所见的,很多都深埋心底,说出来的,在经历一次次改编后,一次次为艺术和思想服务后,也可能面目全非。

一段人与灾难博斗,而且根本谈不上胜利的惨痛历史,在电影中被轻巧的偷换成了女儿与妈妈间的矛盾,婆婆与媳妇的矛盾,继父与继母间的矛盾,女主角与负心男友间的矛盾……生活剧中常见的各种家庭矛盾,让你如同在看那部室内剧《渴望》。而真正的矛盾——人与灾难,则被抛弃了。

从地震到方家住进新搭的木棚,这中间本来有无数震憾人心惊心动魄的事,但是,竟然直接跳过去,就开始讲震后了。

那它为什么不按它的小说原著叫《余震》,不按它的英文名叫《震后》,一定要叫《唐山大地震》呢?因为制作者心里也门儿清老实叫《震后》的话不可能有高票房么?所以不管怎么样先拿名字把你骗进影院,钱先拿到手再说。反正有了票房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中国导演忒幸福了,国产历史大片太好拍了。找个《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剧情,再扣一个大国难的题材,票房就到手了。

那么《集结号》当初直接改名叫《解放战争》,搭上主旋律快车,让政府投资,逼全明星免费出演,票房不是更高?反正不用研究历史,找部能弄哭人的小说就行了。历史不够催泪,就编个能催泪的来,真实卖不了几个钱,那就给他们上假的。

怎么那些真实的记忆反而不够苦情,不够让人哭么?还是另一种原因——太悲惨了,太让人不能接受了,所以要回避、和谐、修改?
第2个回答  2010-08-13
悲哀啊!痛苦啊!
第一次流泪 是在一开始地震突然来袭方登方达在晃动的屋子里叫“妈妈 妈妈”时候,元妮在一片慌乱中 尖叫道“来——啦—— ”那种喊 像是 撕裂心肺一般 一个妈妈在这样的时候喊出的两个字像是从心脏里用力抠出来混着鲜血 让人震撼,然后方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房子的那一刹那,房子顷刻倒下,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爷,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泪水滚出眼眶,有时序地拍打在衣服上。
第二次流泪 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 水泥板压着他的两个孩子 活着的男人进行抢救说只能救一个让她选择,一开始元妮含着泪水大叫着 “两个都得救啊 ”“两个都得救啊”,元妮始终坚持两个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男人们准备过另外一个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然后轻轻说 “救弟弟”接着又轻声重复了一遍“救弟弟”时流下眼泪,当时姐姐方登听到妈妈元妮救弟弟三个字,整张布满黑灰的脸从眼睛里流下悲伤的泪,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心里的痛。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如此幸福的我。
第三次流泪 地震后方登在私人堆里也在她死去父亲尸体的身边醒来,暴雨滂沱,就方登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站在排放好遇难者尸体中慢慢的站起来,眼里没有了眼泪,慢慢的向前走,那一刻,和小说<余震>里一样,从那一刻起,方登就得了抑郁症。
第四次流泪 地震后大强也就是方达的奶奶和姑姑到了唐山,找到了元妮,当元妮把怀里睡着的方达给奶奶的时候,奶奶摸着一直没手的衣服袖子,痛苦无泪。

第五次流泪 方达奶奶在失去儿子的同时,坚持要把孙子方达带回济南,元妮痛苦的同意了,方达、姑姑、奶奶坐车客车离开了,元妮站在路边看着汽车慢慢的离去,就在那一刻,汽车停下来了,方达下车,一直喊车妈妈,最后,两人死死的抱在一起,这就是母亲与孩子的爱。谁也分不开。

第六次流泪 方凳在女儿点点大约6岁的时候回来找养父,在在点点放风筝的时候,方凳告诉养父地震的时候妈妈说出的那三个字“救弟弟”,片刻,靠在养父的肩上大哭,:说道“不是我不记得,而是我忘不掉!”,三十几年埋在心里的痛终于有了诠释。

第七次流泪 汶川地震后 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到了汶川支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女孩身边举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如果继续救女儿,救援人员都会有危险,她站在女儿的身边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 “叫医生 锯腿” 方登猛然抬头,救援人员劝说那位母亲,那个女人说“我知道,那是的我女儿,没腿是咋样,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们,我对不起你们父母 ”停了停说 “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 救援人员给女孩截完肢抬出女儿后,那个女人像发了疯似的尖叫着“腿!!我的女儿!!”跑到废墟 “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一把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做母亲的痛,方凳也想起了再唐山大地震母亲的痛苦抉择。
第八次流泪 在救援中方登和方达相认之后,方达带方登回了家,站在家门口手指张开,轻轻推开大门,门缓缓打开,元妮(妈妈)在小屋里包饺子,两只包饺子手不停地颤抖,没抬头只是说“先进来”“进屋”,我知道此刻元妮心里对女儿的愧疚,方登看见供桌上有几个西红柿,拿了一个,元妮进来说“西红柿,妈没骗你”(地震前元妮答应第二天去给方登卖西红柿),元妮接着说“妈给你道个歉 ”说着就扑通跪下了 “妈对不起 。。。。。。但你。。。。。。咋就不给我个信呢。。。。。。我还以。。。。。。为你在你爸。。。。。。那儿,你。。。。。。咋。。。。。。不说呢 ”,看到一个母亲地震后的32年一直为当时的抉择痛苦着。

影片中有几句话让我难忘。

1、“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现实中大家都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曲对待喜欢和被喜欢的人的。

2、“亲人,永远是亲人”。-----血浓于水,什么都不想说了,这句话放在心里就够了!

3、“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现在还没有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揪心,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不过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东西,还有什么能够比生命更加重要呢?

影片中反应了中国70、80、90年代的一个中国32年来的发展历史。讲叙了改革开放,讲了私营个体户,讲了南下淘金,讲了高考,讲了大学生,讲了未婚生子,讲了涉外婚姻,讲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讲了中国重男轻女现象。

希望可以帮到你~~挑选你需要的写吧
第3个回答  2010-08-13
花了50元看了IMIX的<<唐山大地震>>,总结一句话:因为爱国,情愿付钱看,但是以后我不会再花钱去看国产的影片,失望极了.一部很一般的故事片,特效和国外没发比,哭点还比不上<<情深深雨蒙蒙>>,就借用了中国人民爱国的心理找钱吧,至少我自己这么认为......
等着以后在网站上看吧,不值得你花钱去影院一观!!
第4个回答  2010-08-26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新纪录片——《唐山大地震》,这影片使我获益匪浅,我感受到生命诚可贵,我感悟到大爱人间,我领悟到生命真谛。
电影先介绍了一家人,姐姐觉得爸妈偏爱弟弟。地震了爸爸遇难了,两个孩子被压一块板下,只能救一个,母亲无奈选择弟弟。姐姐后来被解放军夫妇领养,却原谅不了母亲。她长大后和一外国人成婚,,巧合她弟弟也结婚了,他们孩子都叫“点点”。看见唐山又地震就走向唐山,巧合看见弟弟,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震撼。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是伟大的亲情。父母在灾难发生时首先想到孩子!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痛苦抉择。震后奶奶、姑姑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反映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战争时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挚的爱。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视如己出,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陈道明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四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此之外,我觉得在自然的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显得多么渺小;而在团结起来的人们面前,灾难又显得多么不堪一击。而亲情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关系,就像铁链把我们连在一起,在中国的土地上,大家都是亲人,这是怎么也无法抹去的血缘,大家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中华的血液,每个人都是中国这条龙的一片鳍,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阻挡不了我们向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