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影评

如题所述

《第一炉香》无论从构图还是造景又或者音乐都远超常规水准,时代感和场景还原得也十分准确。俞飞鸿扮演的姑妈惊艳,被吐槽得最多的女主马思纯和男主彭于晏,也算演得兢兢业业

但是,故事的内核歪了,观众也就不买账了。作家文珍曾说,张爱玲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了大半个世纪。《沉香屑·第一炉香》成书于1943年,是张爱玲早期作品,也被公认为最难改编的张爱玲作品之一。

故事很简单,用张爱玲的话说,一炷香的时间就讲完了——女学生葛薇龙从上海来到殖民地香港读书,后投靠早年嫁当地阔人做妾的姑妈,最终沦为高级交际花供养爱人。

《沉香屑·第一炉香》的精彩之处在于,张爱玲用她独特的意象氛围、精巧的叙事文本罗构了一个“机关算尽”的家庭妓院。

故事的表面似乎是葛薇龙无穷无尽地参加聚会,交际应酬,但真正的线索却是几个女性人物寻“出路”的过程:丫鬟睇睇希望傍上金主,从此有出头之日;丫鬟晲儿忠心事主,甚至监视葛薇龙,期望得到姑妈提拔;葛薇龙从第一次上门,就清醒地意识到姑妈这里是什么地方,但面对着那些华美的衣袍,她选择“看看也好”。

后来,又盘算着用上流名媛的身份嫁个优质的“大学生”。从一开始,她就知道自己在走钢丝,企图通过在名利场里微妙地平衡,来谋求一个未来。  

实际上,赌博似的求一个“前程”,即体面地嫁到上流社会,是张爱玲不少小说里女主的行为动机,如《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她们的出身也很相似:民国初年的末代贵族,美貌而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女人。荒诞的末代气象,几乎没有选择的未来,构成了看不见的囚笼。  

然而在电影里,这个囚笼消失了。女人之间为了“前程”的博弈,甚至淫靡也都消失了。葛薇龙变成了天真单纯的女大学生,几个女性配角也显得“正义凛然”。没有了那些步步钻营,观众也就不能体会葛薇龙及其他女人逼仄的生活空间和无可奈何,更不能体会葛薇龙最后的堕落从何而来。

电影后半场,马思纯饰演的葛薇龙摇晃着乔琪乔的肩膀要“爱”的场景,实在让人坐立不安,也难怪网友直呼:“青春疼痛文学”。

电影要讲“纯爱”,当然可以。但借着张爱玲的壳子来讲,就有些危险了。许鞍华对人物的温情化解读,在她的其他作品,如《桃姐》中,或许是长处。但在以“苍凉”著称的张爱玲的故事里,则变成了短处。

这不仅是背离原著的问题,作为新的创作者,电影主创们当然有权利对旧文本重新解读或颠覆,但那必须要是一个新的故事,一个新的力量。而《第一炉香》显然更像是补写,前半部分几乎照搬原著台词,后半部分专讲爱情。观众没能看到导演如何表达张爱玲,也没办法代入到主角撕心裂肺的爱情中来,毕竟,女性疼痛文学已经过时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