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需要反复确认他爱我? 谈爱情里的安全感匮乏

如题所述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你爱我,现在就陪我去吃宵夜好不好?」

「你为什么不陪我去看电影,你真的爱我吗?」

「如果他在乎我,为什么经常已读不回呢?」

在关系里,这是你经常问的问题吗?你不懂为何你这么担心失去,也不懂你怎么这么需要陪伴,更不懂你付出这么多,怎么还是不能肯定对方是爱你的,于是你问了不下数百次的:「你爱我吗?」并且更深入地确认:「你爱我哪一点?」但怎么样你都很难满意对方的回答,甚至在对方的不耐烦中更加怀疑对方的爱。

你讨厌自己的患得患失,但你控制不了不时察看手机的冲动,害怕失去爱的自己也失去价值。你不懂自己的不安全感为何这么强,强到你总是需要用分手或伤害自己的方式考验对方,或者大哭、或者冷战,去要对方听从顺服。然后你开始越来越不安,因为你发现在这些查勤、担忧与控制后,对方对你失去耐性,回应越来越慢、也越来越冷淡,你开始深信你不被爱了,因为你再也找不到爱的证明,你多么希望回到当初甜蜜、紧密的状态里。

正是你的不安,创造了你不被爱的证明,即使你不断努力地付出或掌控亦然。关于这反复确认与安全感匮乏的状态,我将用两个层次来说明这个现象:一个是自体和客体的概念;一个是童年阴影的概念。

自体感发展受阻,以及客体恒存的经验挫折

有非常多人需要反复确认爱是否存在,其实与客体恒存的经验挫折和自体感的发展受阻有关。

什么是客体恒存呢?其实是婴儿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约八到十二个月会发展出物体恒存概念,也就是认知上,当他看到眼前的东西不见的时候,他会开始寻找,因为他思维里已经知道这东西应该不会无缘无故消失,所以你会发现婴儿在六个月的时候,你跟他玩躲猫猫时,他会特别兴奋,因为他觉得这个现象很神奇。而这里我们谈到的客体恒存,则是比较偏向情绪层次的,当照顾者不在身边时,孩子并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因为他信任照顾者会回到自己身边,因此能够安心等待。

所以照顾者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认识自我与发展安全感很重要的过程,它会形塑我们对外界的看法。照顾者在我们小时候会是「全世界」般的存在,而当「全世界」给了我们舒服的感受,除了会让我们感觉安全之外,也会帮助我们认识「我」是好的,让我们整合自我时顺利许多;但是当「全世界」给了不舒服的感受,也意味着「我」是不好的,就会产生挫折的经验,阻碍我们整合自我。

因此,全世界、他者或照顾者的代称,都泛指「客体」的存在,像是一面镜子,在孩童的「自体感」发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自体感,就是要让孩子在逐渐与照顾者分离的过程中体认到:「我」跟「他」是分开的,但我依旧可以在「他」身上获得安全感,如此孩子才有办法安心地做自己,在拥有自体感的过程中,也允许他人拥有自体感,清楚人与人的疆界。

当我们的内在需求被好好满足,外在客体对待我们的方式,会被我们的自我吸收消化,进而内化成我们自己的心理功能,因而我们有办法具备成熟的独立性,并且有办法安抚自己。

反之,倘若你小时候所知觉到的环境,并没有让你感觉安全,或者你成长的许多需求没有被好好满足,就会对外在世界感觉不安全,在成年后的关系中,不断用以下三种方式,来确认自我的存在:

需要不断被赞赏,感到被肯定

不论在生活里或情感中,都要不断寻求肯定,也容易为了肯定,而委屈或掏空自己。

需要与人融合,感受到安全与支持

因为缺乏客体恒存的认知,导致在看不到人时会容易不安,甚至要到了全面掌控的状态,才能稍微安心或感觉被爱,但这种与人融合的方式会让伴侣感到窒息。

从一段安全稳定的关系中,获得修复与替代性的安全感

我相信所有人都希望是用这个方式,期待出现够稳定的伴侣或关系,移除自己的不安全感,毕竟前两个非常困难。因此在我许多情感咨商的经验里,都是要不到爱的一方,一直跑来问我「怎么改变另一半、让另一半成长」,因为他们身上的匮乏感太过强烈,一直渴望别人爱他,因此会将目光执著地放在另一半身上,等著另一半变好之后能更稳定地爱他。

然而,拥有成熟自体感的人会具备:

• 自尊的调整能力:不会因为别人一句话或一个行为而失去自信。
• 能享受生活乐趣:不需要透过他人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 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他人的离开就感觉生命变得索然无味。

因此我们要练习「将目光回到自己身上,给自己赞赏和肯定,向内探索自己、与自己在一起」,并且「练习给自己安全和支持的力量」,如此,我们就能逐渐成为拥有自体感的成熟个体。不过,除了婴孩时期这些不可考的记忆外,也可以探索幼年时期我们还记得的事件,看看它们对我们的安全感造成了什么影响。

童年阴影:被抛弃的内在小孩事件及情绪激发

现在,请回到你的内在,开始去感受你哪里受了伤,是什么让你如此缺乏安全感?你可以透过几个问句开始问自己:

为什么怀疑自己没有被爱着?
为什么觉得自己要很努力才会被爱?
为什么你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允许自己静下心来去感受这几个问题打在心上的感觉,越是你害怕接触的问题,可能背后的答案有越深刻的宝藏。这些答案牵引出来的,很可能是曾经有段让你痛彻心扉的情感伤痛,也许是你经常看见母亲牵着哥哥的背影,或者是爸爸跟弟弟一起打棒球,又或者是你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家中走廊,看着天色逐渐变暗的孤单与落寞。

所以,你要帮自己找到那个触发你情绪的关键,可能是「不在」、「不够」、「不对」等等,而这通常是我们帮自己脑补出来的想像,接着让我们陷入恐慌,又回溯到小时候那个「被丢下」的经历里。但因这股「被丢下」的伤痛与恐惧,对孩子而言是巨大且难以排解的,使他长大以后在面对关系时,只要面临相似的场景,大至他人转身离开、突然消失,小至发现与身旁的人意见不合,都容易引发「被丢下」的阴影,让自己陷入伤心与恐惧中,就像小时候那样手足无措。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学会自我安抚的步骤:

了解自己的伤痛与不安

究竟我们被触发的情绪是什么事件?是什么情绪?让你回溯到小时候那手足无措的状态又是什么?

当你勇敢地看见自己的不安,看见那一幕幕令你心痛或心碎的画面时,请试着让自己停下来,去陪伴自己的伤痛、自己内在的孤单与渴望爱的孩子,去和他说说话、安抚他,当你感觉自己越排拒他,也意味着你越需要他人陪伴,越容易创造让你感觉再次被排拒或受伤的关系,因为人际关系与爱情,向来都是自我关系的延伸。

当我们把自己爱回来,当我们感觉安适和安定,就会在关系里感觉稳定,就可以给出爱和发自内心的关怀,而不是搜寻爱来填补自己的孤单。

爱,是可以不证自明的。

用正念呼吸进行深度陪伴

深度陪伴,也就是在面临了伤痛与不安的此时此刻,跟自己在一起。例如:当你经历已读不回、或者情绪被触发时,你可以跟随这样的引导语:

吸气,我看到我内心的担忧
呼气,我呼出我内心的担忧
吸气,我看到我内心的恐惧
呼气,我呼出我内心的恐惧

在吸与吐之间,不断与自己同在,不断靠近难以忍受的情绪,你就会逐渐增加面对与承受情绪的能力,渐渐就能安抚那个需要反复确认、经常不安的自己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