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如何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小时候,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个明白。而现在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我们却变得不爱思考了,除了这个外因,也有因为是现代人生活压力太大,导致大家都没时间或根本静不下心来去思考问题。



一有问题,就问度娘;出门不用带脑子,手机装个导航即可。不像以前的人出远门之前,都要先查好路线,规划好路线。可以说现代生活的方便更加限制了我们思考的能力。另外我们每天接受海量的信息,来不及辨认,各种观点充斥,来不及思考就会有新的信息进来,导致大家普遍被动选择接收,而不是主动去筛选作思考。


12月,在乌镇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仪式上,科技巨头苹果CEO库克作为参会企业代表第一个出场演讲。


库克一上台就对近期的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论调予以反驳,“很多人都在谈论 AI,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


库克说,他并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电脑拥有像人类那样的思维能力,相反,他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问题——摒弃同情心和价值观,并且不计后果。


的确,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思考是件痛苦的事(短暂的痛苦),生活中浮华与诱惑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变得盲目接受,宁愿追求短暂的表面的快乐。我们宁愿用各种方式,将空出来的闲暇时间填满,也不愿意去进行反思和思考。


未来,需要思考的工作才有前途,因为简单的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一个会深度思考的人,有自己想法的人才是最可贵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呢?


0 1

永远保持好奇心与质疑



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意识保持独立思考,时常洞察周边看似习以为常的现象,不轻易相信别人给的推论,不轻易接受看似合理的解释,保持对外界事物的质疑。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喜欢沉浸在消费热点内容的快感中,很多热点事件在未弄清楚之前几乎都是一边倒,一边倒现象主要是因为知名媒体以及大号的煽动,情绪容易被带动,于是丧失了去思考这件事的本质。


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狩猎》,刚刚和妻子离婚的卢卡斯在一家托儿所工作,心地善良个性温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名叫卡拉的早熟女孩对卢卡斯尤为的亲近。面对女孩幼稚而单纯的示好,卢卡斯只能婉转的拒绝,但卡拉因为被拒选择了报复,撒谎称自己被卢卡斯性侵。于是,这个好好先生成为了整个小镇排挤和压迫的对象。好友的愤怒,前妻的不信任,爱犬的死亡和陌生人的恶意让卢卡斯几斤崩溃,除了自己儿子相信自己是清白的,其他人都不相信他。


孩子算社会中的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保护自我的能力薄弱,所以一旦发生疑似侵犯儿童的事,社会群体总是会毫无保留的站在孩子的这一端而群起攻之。卢卡斯的生活就被一两句近似胡话的童呓毁灭,但毁灭过程最大的破坏力并不是由孩子直接带来的,而是由社会群体的排斥和异化所带来的。即使影片最后有邀请大家设宴,但只是表面上的客气,大家内心并未真正选择认可他,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不幸中毒的倒霉蛋,孩子自然可以不为自己的话负责,短浅的人生阅历让他们在社会的地位中一无所有,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社会中的一席之地近乎可以是他们的全部,当这些被毁灭时,就意味着个人的社会性被抹掉,对于一个有理智成年人来说,这是一种变相的谋杀。


当出现某热点事件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要一味人云亦云,当事实的真相浮现出来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再选择自己的观点,毕竟流言止于智者。


0 2

多追问为什么



厉害的人除了善于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现象,而且还特别喜欢钻研,不满足于粗浅的推论,不断地思考和观察事物的规律。


普通人只是看到「是什么」,而善于学习者总是在想「为什么」,而且对于自己得出的推论,也在持续不断地追问为什么。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最著名独立思考的例子,就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他被苹果砸了,没有简单地相信,苹果就是要往下掉的结论,而是更深层次的质疑、探索,不断的问为什么,并发现了万用引力定律。


牛顿厉害的其实有2点,一点是他不轻易接受自己所看到的正常现象——苹果往下掉,另一点是他得出一定的猜想后,还在持续地追问为什么。


事实上,牛顿并不是第一个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早在他之前就有科学家提出了类似的推论。


之所以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不仅仅止步于,自己所得到的推论「因为有重力」,而是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会有重力,重力和什么相关,怎么证明,最后把重力这个现象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规律,更牛逼的是还用他发明的微积分证明了出来。


这才使得牛顿成为了物理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现实工作中也是如此,比如,你即将从事短视频的内容运营,看到Papi酱的视频很火,如果真要想从她身上有所学习收获的话,不是在轻松惬意的状态下看完一遍就完事了,可以做些这些事情加深自己对papi酱的理解:


1.数据分析: 把papi酱的所有视频的标题、播放量、转发数、评论数列在Excel表格里,观察趋势的变化,并以播放量做排序,挑出最热门的3个视频。


2.洞察分析: 认真看最热门的3个视频,思考和写下视频激发了人们什么方面的共鸣,用户转发的理由是什么。写完之后,逐条翻视频和微博的评论,看是否和自己分析的一致。


3.结构分析: 把视频的不同部分,总结归纳罗列下来,形成整个视频的故事描述链,分析这个故事链条的优劣,以及分析是如何铺垫、起承转合、引向高潮的。


4.用户研究: 找若干陌生人看papi酱视频,并在周围观察他人在看这段视频中的表情变化(微笑、狂笑、皱眉),并记下对应的时间点,回溯寻找对应镜头和台词,并深入思考为什么这段能引发搞笑。


5.台词研究: 听打字幕,逐句分析,总结papi酱的语言表达特点,并找出引发搞笑的语言特征和铺垫技巧。


同类对比: 分别找出同类型的优秀视频和普通视频,并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哪些因素的异同,造成了火爆程度和papi酱的不同。


通过上面的分析,一定和只是当休闲看一遍的人,在短视频内容运营上的理解领先了不止一个层次。 掌握了深度思考的人,即使没有牛人带,也能很快摸索出一套工作的规律出来,为自己所用。


0 3

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大多时候,我们接受到的是碎片化的信息,比如我们听说了某个概念,了解了它的含义,却不知道它的来源和依据。


再比如我们听说了一个观点,感觉很认同,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却很少耐着性子把支撑此观点的所有论据看完。


有的人收藏了很多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但不进行知识体系的搭建,不进行对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归纳,这些零星的信息只能成为一盘散沙。


建立知识体系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得到系统化的知识,方便调用,知识储备多了,自然可以增强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


另外,基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上,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面/角度/维度去看问题,如果所有角度都覆盖了,基本上就是非常有深度的了。


除以上提到的三点, 生活中可以多读书,多旅游,多接触高人 。深入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裨益一生。它将稳健而坚决扩大你的认知边界,不断推动你上升。愿我们都能养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