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如题所述

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进行培养,具体有以下方法: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完成后家长要给予适当表扬、鼓励。
2、不要干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专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2

孩子专注力如何培养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相信家长们都清楚孩子们的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需要孩子专注的做一些事情,那么大家知道孩子专注力如何培养吗,一起来看看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吧!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1

听力敏感度

每个孩子天生耳朵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同样大小的声音,每个孩子也是会有不同的反应的。同样的声音,可能听觉灵敏的孩子能听到,而听觉相对没有那么敏锐的孩子听不到。所以,如果一个孩子一出生,听觉灵敏度非常的高,那么他就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打扰,在他每一次想要专注完成一件事,或者专心看什么事物时,都很容易受到影响。

如果一个孩子的听觉没有那么灵敏,那么他在吃奶的时候,哪怕身旁有声音,他也不会那么容易的被打扰。他在玩耍的时候,也不太容易听得到周围发出的细小的声音。

所以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听觉灵敏度高的孩子在专注上面可能会次于听觉不那么灵敏的孩子。但是,这个是天生的,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听觉灵敏度高,那么就更需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专注了。

人为的保护

我们在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有没有去打扰过他?有没有在孩子玩得正起劲时,提醒他穿衣服,喝水,告诉他他这样玩儿是不对的,其实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打扰经常都在发生。有时候孩子可能然后看到一个小纸屑,这个时候家长可能会说,不要去捡小纸屑,脏!或者孩子在安静的专心的吃手,家长说:不要吃手!把手给他拿下来;又或者是孩子在观察一只小蚂蚁,然后家长拉着孩子快点走……这种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的,那么其实这样的事情就是在破坏孩子们的专注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自己可以专注的事情的,他们会对某些东西特别感兴趣,比如说一些小纸团啦,或者只是一个小瓶盖儿啊,或者是气球呀,洋娃娃之类的。

那么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当他去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过多的去打扰或干扰他;也不要过多的去引导他。

有些家长很尽责,喜欢去教孩子。比如说拿到一个新的玩具,如果让孩子自己探索,他们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拿到以后,先是观察一下,然后左翻翻右翻翻,然后可能摇一摇,敲一敲;可能每个玩具这个孩子都是这样玩儿的。

但是家长就不同了,他们的认知中,每个玩具都是有其特点和玩法的,于是他们就会去教孩子,你看,这个玩具是这样玩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本来是在自己来探索,他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是家长的这种行为看似在教孩子,其实就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恰当的引导

那么,家长是不是完全不管孩子,让他们自由探索呢?不是!

我们在孩子自己探索的以后,可以有一部分的引导。这个引导的时机就非常的重要了。

什么是很好的时机呢?就是当我们拿一个新的玩具给他孩子,孩子可能在探索探索了一段时间以后,是用眼神望向我们,或者把玩具递给我们,或者把玩具扔一边儿了,那么在这个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交流啦:哎,你看这个玩具,妈妈是这样玩的,妈妈还可以这样玩儿,你要不要来试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孩子这个东西可以怎么样去玩?

还有就是比如说我们会带孩子去动物园啊,公园啊,看喷泉啊之类的地方。当我们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可能家长的心情是很急切的,看!那儿有匹马儿!看,漂亮的喷泉!等等。

因为这样场景里有很多好玩儿的东西,家长很想分享给孩子。但是孩子的世界不是我们成人可以理解的,他们可能只是对路边的一棵小树上面的一片小叶子很感兴趣,他看到风吹过来,那个小叶子正在摇一摇。那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没有去观察到孩子的那个状态而直接大声喊快点看那边有匹马!那这个时候,孩子的专注是被破坏了。

所以,家长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观察自己的孩子。当我们要去引导孩子干什么的时候,我们先缓一缓,先慢下来看看孩子在干嘛,然后再去引导孩子。

生活当中有那么多机会都可以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怎么办?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尽量的去保护到孩子专注。我们也不是圣人,做到百分之百的不去破坏的孩子专注是不可能的。

但是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观察孩子,找恰当的时机引导孩子,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环境以及玩具的选择

玩耍环境的单一性,是保护孩子专注的,试想孩子如果在一个花花绿绿的环境里,他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吸引,而不会专注手中的事情。所以,我们给孩子提供玩耍环境时,尽量保持整洁,纯净。

给孩子选择玩具也尽量选择功能单一的玩具。功能单一的玩具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专注力的训练,他可以自己去开发各种玩法,这不仅仅是对小孩的专注很有帮助,这对孩子以后创造性的思维,包括多角度的去看待问题都是很有帮助的。开发了多种玩法,还可以让他更长时间的'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

专注力游戏

其实前面的原理咱们都讲过啦!那么重点是介绍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可以训练和培养孩子专注力。

1、视力追随

用物品在孩子面前上下左右移动,让孩子的眼球跟上。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运动轨迹可以越来越复杂。这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同时也是训练眼球灵活度的小游戏。

2、绘画

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用画笔来画画,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手眼需要协调,这个过程也是在培养到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需要去画一个完整的圆时,他是需要很好的去观察并且控制自己的。

3、点连线

点连线的小游戏,就是把一些点连起来。

开始,我们的点可以比较大,两个大的点相连,然后逐渐的点变得越来越小,让孩子更好地去专注到一个个点,当孩子去观察并且连接点的时候,就是专注的时候。

4、迷宫类游戏

当孩子熟悉了绘画以及点连线以后,可以找一些迷宫类书籍,让孩子来玩儿,玩儿迷宫的过程,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专注。

所以总结一下,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我们尽量做到:

一,在孩子专心某件事情时,尽量不要去打扰他;

二,很好地观察孩子观察他们的状态,在合适的时机去引导他们;

三,玩耍环境和玩具的功能单一性;

四,做视力追随,绘画,点连线以及迷宫类游戏。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2

识别孩子的专注状态

孩子的专注力就是指孩子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关注一件事,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之而不知其味”,表现出很强的抗干扰性。拥有良好专注力的孩子在集体教学、游戏、交往等行为中具有明显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受或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比如,孩子在阅读区专注于正在阅读的绘本,沉浸于故事所营造的情境中,旁边建构区小朋友的任何动静都对他构不成影响。有时候,就连别人叫他,他甚至也听不见。

专注的状态可以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孩子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事,致力于解决问题、满足强烈的好奇心。

专注过程中伴随着孩子的主动努力,尤其是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孩子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专注不是无目的的,而是在一定的目标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孩子能在行动过程中以此为导向,持续努力。比如,乐乐的目标就是搭建一座他认为完美的“房子”,为此,他尝试了一次又一次。

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但他们往往觉得,只有阅读、听课等才是学习。其实,“搭积木”这样的活动,本身就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活动正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机会。成人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打扰他们。

因此,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需要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懂得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孩子的发展速度与程度,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既能满足其当下发展的需要,又能服务其长远发展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让孩子兴趣自由生发

一般来说,孩子对于感兴趣的事,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首先就要呵护他们的兴趣。孩子天性好动、好问,成人应当多多创造让孩子接触自然、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的机会。孩子在不断的体验、探索中更容易生发广泛的兴趣。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在操作、互动等亲身体验中进行,成人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刺激、强化,激发孩子探索、认知的欲望与热情。

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发展特长以及“技多不压身”等旗号下,给孩子报名目繁多的学习班、兴趣班,把孩子从一个课堂“圈”进另一个课堂,将孩子从大自然、大社会中抽离出来,带入一个又一个缺乏生机、缺乏活力、缺乏幼儿特质的世界。这非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反而会使孩子在从一个“战场”转向另一个“战场”的目不暇接中、疲劳作战中渐渐分散注意力,丧失探索的兴趣。孩子真正的兴趣其实是自主生发的,成人只需要提供机会。

提供有限度的支持

许多时候,成人往往认为,只有给孩子提供足够多的刺激,他们才能得到好的发展。因此,他们在为孩子提供玩具、绘本时,一味贪多、贪全、贪新、贪奇,但这恰巧不利于孩子发展。心理学上的刺激反应理论认为,过多的材料会引发注意力涣散。就像小猫钓鱼、小猴子摘西瓜中的小猫和小猴一样,面对过多的选择和诱惑反而忘记了原本应专注的东西。有限度的满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孩子专注力的持续发展。因此,不必跟风地为孩子提供各种高科技的学习机、阅读机、智能学习一体机等学习设备和各式各样的玩具,而是要提供有便捷限度的、有数量限度的、有种类限度的,能够激发孩子认知、操作、思考、互动、创造的学习工具及玩具。

提供“识时务”的帮助

为了提升孩子的专注品质,成人除了在材料数量、种类方面提供有限度的满足,在支持时机上也应该给予“识时务”的帮助。

“识时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持时机,二是支持频率,三是支持时长。不要时时处处提供周到服务式的支持帮助,如影随形地随叫随到,唯恐照顾不周、爱护不周;也不要时时处处提供“权威指点式”的教导,指点江山式的霸道指挥和指手画脚式的唠唠叨叨都不足取。对于难度较大的、孩子有转移注意力乃至放弃倾向的事情,应提供及时的、频率相对高和持续时间相对长的帮助、支持和指导;对于孩子兴趣十分浓厚、难度相对较低的事情,则可以延时支持,并且缩短时长,降低频率,甚至可以不支持不帮助不指导。因此,像乐乐姥姥与姥爷那样,胡乱打扰孩子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自由的心理空间和充分的时间,不识时务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会适得其反,成为“干扰”因素,阻碍孩子专注力的形成与发展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中,“不打扰”这三个字是最重要的前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