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梓州的故事

如题所述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首七言律诗,来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躲避“安史之乱”兵患,流寓梓州(今三台县)所作。

盛唐时期,梓州和西川节度使治所成都齐名,享有“川北重镇,剑南之都”之美誉。至唐、宋时期,梓州城池雄伟,交通发达,成为巴蜀第二大都市。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和成都平起平坐,管辖四川东部(剑南道)的城市。

在千年后,却沦为一个被淹没在历史云烟中的十八线小县城,而成都不仅成为省会,也成为了西部第一的国际化大都市。

那么,为什么成都和梓州(三台)的发展,如此天差地别,本篇文章就为大家来详细讲解一番。

首先,梓州(三台)是唐、宋时期,由政治型城市转变为经济型城市的典范。

虽然说,唐肃宗时,朝廷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梓州是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所,政治地位与作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治所的成都相等。

但是,两者的经济地位却不能相提并论。

有唐史料这样形容梓州(三台):“壤地瘠薄,民物之产曾不及西川一大县”。也就是说,梓州完全是一个偏政治型的城市,经济基础实在不堪。

不过,到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也促进了梓州(三台)加速建设经济型城市的进程。

此时,梓州(三台)不仅发展成为重要的稻米产区,而且城郭内,也有机织户千家,并成为可以和成都平分秋色的纺织业中心。

梓州(三台)的井盐生产、工艺也是十分发达,井盐产量是位居四川的龙头地位,还成为成都百姓食盐的主要供应地。

同时,梓州(三台)的药材贸易相当繁荣,当地官吏、商贾、百姓的数年协同发力,让梓州成为川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熙宁十年,梓州城商税收入为五万五千余贯,仅次于成都府城的商税收入十七万一千余贯。也就是位居四川第二位。

没错,那时四川的千年老二不是绵阳(古称涪城),而是梓州!

但是,此时的梓州(三台),经济水平和成都相比较,还是差了一大截。成都本就是不是单纯以政治型城市发展的,所以经济基础比梓州好,经济迭代比梓州快。

因为地处平原的优势,成都的农业发达,是有名的粮食集散地。并且,成都地区的蜀锦、绢帛、麻布的产销好,是全国著名的纺织品集散地。

相比较梓州(三台)的川中交通网络,成都是当之无愧的西南交通枢纽,水陆交通非常发达。

以成都为起点,水路可以沿岷江、长江航线直达东南;陆路沿川陕驿道,直通中原和西北,还可经雅州、黎州到达大理,以通外商。

宋代的成都,也是发明和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促进了成都的金融业改革发展。

所以,在宋代,成都在经济上,既是手工业中心、农业中心、商业中心,也是金融中心,并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大都市。

同时,随着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陆续出现,梓州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在不断被压缩。特别是政治地位的萎缩,导致可控的经济优势发展资源缺失,进而逐渐走下坡路。

以下时间轴线,为梓州的政治区域发展格局!

公元1118年,原剑南东川节度的梓州,被改制为潼川府,而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并和涪城县、郪县,同为潼川府节制。

公元1376年,明朝廷,改制潼川府为州,撤郪县,并入潼川州,州属四川行省。

公元1734年,潼川州再改制为潼川府,属四川省川北道。虽然重归为府,但是直辖区域却大为降低,府城整体城郭,在现今三台县的城南一带。

民国时期,梓州(三台),先后被川北道、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节制。

解放以后,梓州(三台),先归遂宁专区节制。后来,遂宁专区后,梓州(三台)又被转为绵阳专区(地区),并长期受制于支柱型产业、地理位置等限制因素,导致城市发展更迭缓慢,和成都相比差距,自然是更加遥远了。

而成都,在解放以后,通过一五计划、三线建设等工业项目内迁发展,国防科工实力增强,也是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重要受益城市,让成都积累到再创业的数桶金,并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受益匪浅,以此产生的“人口资源虹吸效应”,也非川内其他城市所能比拟。

现今,梓州(三台)成为了绵阳市下辖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

但是,成都依然是千年前的成都,是四川的首府,是四川人口常驻最多的城市,是四川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四川地区交通最便利的城市,是四川地区GDP最高的城市。

接下来,成都依靠平原地形的天时地利,还会继续拓展新的城市片区,而梓州(三台)也依然在默默地自力更生,努力打造出工业强县,但两者的差距,已经是不可千年前的同日而语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