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轴承与轴的配合

如题所述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轴承配合的选择:

滚动轴承是标准件,所以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由于轴承内孔的偏差采用负偏差,故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较一般圆柱公差中同类配合要紧得多),轴承外圈与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正确选择的轴承配合应保证轴承正常运转,防止内圈与轴、外圈与座孔在工作时发生相对转动。

配合的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载荷的类型

承受回转载荷的套圈(一般为内圈)应选用较紧的配合;承受固定载荷的套圈(一般为外圈)可选用较松的配合;承受摆动载荷的套圈可采用比回转载荷稍松的配合。

2、载荷的大小

载荷愈重,配合过盈最应愈大。

3、轴承的尺寸

随着轴承尺寸的增大,选择的过盈配合过盈越大,间隙配合间隙越大。

4、工作温度

轴承内圈可能因为热膨胀而与轴松动,外圈可能因热膨胀而影响轴承的轴向游动。所以应考虑温升及热传导方向对配合的影响。

5、轴承的旋转精度

当对轴承的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要求较高时,尽量避免采用间隙配合。

6、安装与拆卸的方便

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需采用间隙配合。

7、游动端轴承的位移

外圈与座孔应采用间隙配合,但不能过松而旋转。

公差等级的选择及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1、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2、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