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真论原文及译文注释

如题所述

《上古天真论》原文及译文注释如下: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将天数然也。

译文。

往昔的黄帝还是儿童时就具有灵性,虽然弱小但善于言谈。少年时他机敏伶俐、品性卓越、办事勤勉。长大成人后他具备了君子的美德因而能担当治理天下的大任。他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都能活到一百岁而动作不衰老;现在的人年过五十动作就衰老了。

这是由于时代不同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的缘故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明白养生之道。因此他们能效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用保养精气的方法来调和阴阳。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能使形体和精神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做甘泉般地贪饮无度把荒诞不经当作日常的行为习惯常常酒醉还勉强行房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竭身体耗尽真元之气不知道保持精气的盈满不重视精神修养因此年过半百就衰老了。上古圣人对下面普通人的教诲总是告诉他们要避开邪气之处思想要保持清静、无杂念使真气自然充足内守精神这样外邪就不能侵犯使人永远健康。

一个人精神宽适毫无杂念欲望就能顺利满足人人都能随心所欲地享尽天赋的寿命。因此即使是嗜好欲望也不能使他的眼睛劳累淫逸邪念也不能动摇他的意志无论是愚笨或聪明、善良或邪恶的人都不可能扰乱他的心志所以他们都符合养生之道。这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吧。

注释。

1、“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句话是对黄帝的赞美,形容他从小就具有神灵的智慧和天赋,能够言辞表达清晰,幼年时就很聪明,长大后更是敦厚聪明,最终登上了天子的宝座。

2、“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是黄帝向天师询问的问题,表达了他对上古人们长寿的疑惑和对现代人早衰现象的困惑。

3、“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岐伯对黄帝问题的回答,介绍了上古人们遵循阴阳平衡、顺应自然规律、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度劳累等养生之道,从而能够健康长寿。

《上古天真论》表达的主要思想:

1、天人相应思想:《上古天真论》强调天人相应思想,认为人的身体与天地自然密切相关。人们的起居、饮食、情绪等都会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因此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养生。例如,人们应该在春夏季节注意养阳,秋冬季节注意养阴,饮食也应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形神共养思想:《上古天真论》强调形神共养思想,认为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应该通过调节饮食、作息、情志等方面来保养身体和精神的健康。例如,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情志可以缓解压力,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3、预防为主思想:《上古天真论》强调预防为主思想,认为养生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人们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休息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文章也指出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例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度疲劳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