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脾胃湿热中医如何治疗?

如题所述

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因此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尽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鲜。

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瓜蒌、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3

脾胃为人体的中焦,所以脾胃湿热即中焦湿热,中焦湿热是指脾运障碍,津气失调,气郁化热,津凝成湿,湿热互结的病变。湿热常以脾胃为其病变中心,并从少阳三焦波及其余四脏,出现两脏或三焦通病,故《温热经纬·湿热病篇》说:“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三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

湿热之邪常从口鼻侵入人体,如果疫从口入,侵犯胃肠,影响脾胃功能,即呈中焦湿热。中焦湿热一般以身热不扬,汗出不畅,食欲不振,胸痞腹胀,呕恶便溏,或溏而不爽,或吐泻交作,或四肢困倦,肌肉烦疼为主症,以面如油垢,秽气触人,舌尖边红,苔黄而腻,脉象濡数为其湿热辨证依据。

脾胃湿热的调理,不用太着急,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要饮食有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对脾胃伤害大,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制,不吃的过饱,不酗酒,不过多食用肥甘厚味(肉类)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夏季清热的西瓜和绿豆汤、薏米水适量用会非常好,另外在心情方面,保持愉悦的心情对调理也很有好处,中医的九字养生箴言“避寒暑,节饮食,和喜怒”很适合。

脾胃湿热的人在饮食调理时,宜多吃芳香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2、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3、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4、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5、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13

脾胃有湿热,脾胃为人体的中焦,是三焦不通,故热不能上下循环,人本来热是心产生,由肾水来上升,降火降温,脾主湿,有湿表明脾胃功能下降,不能除湿

调理方法有很多,针,灸,汤药,向来是中医三大支柱,普通百姓能用的,则是艾灸最为方便,可以艾灸中脘穴,调理脾胃,中脘是胰液向十二指肠注入之处,古时人称胰脏为中焦腑,中腕可以调节胰脏,也就是可以调节中焦,中焦不畅,气会滞积,不向下泄,使血液循环受阻,冬天便会手脚冰凉。

第3个回答  2019-03-30
我的脾胃严重寒湿被我彻底治好了,下面拿出我的祛湿经验帮助更多的人摆脱湿气,首先,必须早起跑步,每天5点到6点起来跑步,跑3公里到5公里,必须吃早饭,清淡为主。其次,吃人参健脾丸,连续吃2到3盒。再次,多喝水,少吃肉,或者不吃肉。最后,红糖茶,喝完3袋红糖,再喝蒲公英茶两周,饭后一个香蕉。以上方法坚持2个月,湿气基本都能去除。至于红豆薏米祛湿都是骗人的,莫要相信。
第4个回答  2017-11-17
此类人要长期忌辛辣,中药(清中汤>平时以黄连,薏米之类代茶饮,后期吃健脾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