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识字的时候,哪三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如题所述

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家长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这种对教育的重视已经渐渐的发展成家长们的一种焦虑。

所以现在许多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甚至许多机构都打着从胎教开始的一条龙服务。

也许部分家长在孩子还不会说话和走路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去想过教育的问题,而当孩子能走能说了之后,教育这个问题却仿佛像是面前忽然出现的一座大山,让许多家长望而生畏。



小豆豆今年刚刚两岁,正处在语言敏感期,已经渐渐能够适应几个字,甚至一长句的话来进行表达。

小豆豆的妈妈为此感到非常的欣慰,认为自己的孩子在语言上面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这种认知在不久后的一个下午就被打破了。

这天下午豆豆妈妈和远在外地的表哥视频问候,正巧表哥三岁半的孩子正在学习识字。于是表哥就让儿子给姑姑表演一段,小侄子马上流利的背出了《咏鹅》,并且骄傲的告诉姑姑,他已经认识了两三百个汉字了。

这下可把豆豆妈妈镇住了,她回想起豆豆可能也就只认识那么几个字,瞬间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扑倒在起跑线上了。



之后的几天豆豆妈妈只要有空就会给豆豆教授识字,但是学习成果让豆豆妈妈非常的沮丧。经过了三天的学习,豆豆可能只记住了两个字。豆豆妈妈不禁想难道是我给孩子启蒙太晚了吗?孩子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学会识字呢?

孩子的识字发展阶段

1.1~2岁,泛化阶段

孩子在这个阶段对于文字并没有任何概念,在孩子的认知当中,文字是一种整体性的标志。在这个阶段里面孩子并没有识字并理解的能力,家长只能通过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氛围,来告诉孩子文字这种标志在阅读和学习的时候是区分于其他标志形象的。

2.3~3岁半,初始兴趣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慢慢对文字形成了概念,已经隐隐约约能够知道文字的作用。孩子会对文字产生强烈的好奇感,但是还不能很好的将文字的形象与内容进行连接。



这个阶段家长教授孩子识字,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培养孩子对识字的兴趣。

3.3岁半~5岁,识字敏感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慢慢就会发现,抽象的文字能够对应上生活中实际的物品。这种新奇的认知会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强烈的兴趣。

并且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以及联想能力已经趋于成熟,对于文字的接受程度相较于小的时候会快上许多,家长们如果能利用好这一段时间,会让孩子的识字能力有很大的飞跃。

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识字黄金年龄应该在3~5岁之间,家长们在这个期间对孩子进行识字启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能有些家长看到这里会产生疑问,自家孩子明明在这个阶段也接受了识字启蒙,为什么达到的效果却不理想?其实是因为很多家长在教孩子识字时走入了一些误区。

家长在教孩子时容易走入这几个误区

1.过度的依赖识字工具

在孩子进入识字阶段时,家长们往往都会很积极的准备识字卡、识字图等等工具来帮助孩子认识文字。但是许多家长在使用的过程中,过度的依赖了工具本身。

比如很多家长在用识字卡教孩子认字时,只是教会了孩子识字卡本身上面的文字,当孩子看见识字卡时会认识这个字,但是如果放在生活中,另一个物品身上,孩子就认不出来了



因为家长在教授孩子时反复的使用了这张卡片,让孩子在认知中把这个汉字等同于了卡片,所以就造成了孩子思维固化的现象。

2.启蒙教育小学化

很多家长在教导小朋友识字时,往往会照搬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识字的套路。比如说教会孩子一个字之后,就马上让孩子练习相关的拼音以及读写。

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就开始茫然地写写画画。这不仅让孩子的知识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同时也让孩子大大降低了对识字的兴趣。

3.急于求成

处在识字初期的小朋友往往专注力还不够成熟,今天学了明天就忘,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很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一旦这次学会了,下次就不应该再忘记,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进行"随堂考试"。



不论孩子是在吃零食,还是在玩耍时,总是让孩子说出相关的文字。这让孩子们潜移默化中就会对识字这件事情产生抵触情绪。

不难看出这几个错误示范就是由于家长们过于机械化的教导方式以及教条式的育儿观念导致的。所以家长们在教导孩子识字时,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家长在教导孩子识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与生活相结合

家长们要明白,我们教孩子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的便利,不仅仅是为了能在起跑线上赢下其他的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不需要像老师一样对孩子进行刻意的教授,而是应该在无意之间传达给孩子这些字的意思以及形态,让这种行为成为家庭生活的日常。孩子自然而然就不会认为识字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



2.与阅读相结合

这里所说的阅读并不是指的阅读识字卡片或者是识字工具,而是指阅读识字相关的绘本。绘本中通常会在识字的同时加入特定的场景和剧情,帮助孩子加深识字的印象。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孩子会大大提高对识字的兴趣。

3.还原文字本身的魅力

大部分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识字的内容时,往往喜欢把文字进行翻译。比如原文说的是"小猴子无精打采的,形单影只的走在河边"家长们往往喜欢翻译成"小猴子没什么精神,一个人在河边走"。



这样的翻译在家长看来能让孩子更容易听懂,其实这并不利于孩子掌握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内容,以及体会它们独有的魅力。家长们应该用原文与孩子进行交流,在孩子提出疑惑时,再对孩子进行翻译与解释。

家长们教孩子识字最好的方法其实应该是润物细无声。不局限于那些刻板的教学方式,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让孩子掌握文字的内容与运用,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对于文字的兴趣并保有学习的热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误区一:幼儿阶段反对识字。要为孩子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误区二:孩子必须认字才能开始阅读。打好基础,才能慢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误区三:学写字要趁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写字能力千万别着急,欲速则不达,应该循序渐进 的引导孩子。
第2个回答  2020-12-13
第1点不要去训斥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对这个东西有排斥感,第2点,让孩子学会认字的时候,应该教会孩子内心的这种调整,这样才能避开孩子不爱学习的状态,第3点就是,还是不愿意学的情况下,就不要强硬地让孩子去学。
第3个回答  2020-12-13
三岁前不要教孩子识字,过早教孩子识字反而会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不要让孩子从卡片上识字,要在生活里识字,在阅读里识字
第4个回答  2021-08-06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yJqLOniY6b2L-g8TUAWmA

 提取码: 76wm

希望这份文件可以帮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想象识字:将汉字变成有趣的图形和动画,加深记忆。

1+1学习法: 1天学习+1天复习,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有趣故事:通过识字游戏推进故事发展,强化记忆。

专业朗读:国家级播音员配音,让发音更准确。

微信复习:通过微信推送孩子学习进度,并给出复习课程,让家长帮助孩子巩固。

合理规划:由简到难,每天10分钟,每天学习6个汉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