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观的差异

如题所述

  对于朋友之间的友谊,中西方人却有着很大的理解上和态度上的差异。多数中国人很难理解西方人所谓好朋友的概念。尽管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更多的人渐渐懂得了哪些该问,哪些不该说,以尊重朋友的隐私,但是由于受到长期文化传统的浸透,双方对于保持友谊的做法上差异很大。
  例如,一个人会很爽快的答应他的好朋友陪他去购物的邀请,即便他手头上有一些事情要做。好朋友之间会长期分享同甘共苦的感受。袒露各自的秘密。而在西方人看来,你完全可让一位朋友和你一起做某件事,但是你不要期待他会放下他在做的事,去陪你去做类似于购物那种不是很紧迫的事。即使是非常好的朋友也应该接受对方说‘不’,只要对方能够给出理由。其间的独立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西方,居住地的搬迁,工作的更换,学业的结束,婚姻的变化等等,都有可能使得深厚的友谊发生改变。这也说明他们的友谊较多地建立在互相经常性的来往上。一旦这种频繁的交往变的稀少或停止,那么他们的友谊就会凋谢并消亡。这和我们传统中所说的‘两情若到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去甚远。
中国人比较多的是希望良好的友谊能够永远保持下去,直到一生。然而,西方人在一个时间内会有很多好朋友,但是这种友谊往往同特定的条件与情况有联系。一旦情况发生改变,朋友也就发生改变。他们更多的是独立性,而非依赖性。他们不喜欢一方过多的依赖另一方。在中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对于他人在经济上经常性的资助,而在西方这可能更多被看作为让被资助方产生依赖性,也不符合他们对于个人品质培养的原则。而在中国,朋友间更多是需要得到具体实在的帮助。比如,找一份不错工作,请一位好的医生,职务的提升等等。西方人会因为对朋友带来哪怕是非常小的不便而向他致歉。在十分亲近的朋友间也使用很有礼貌的语言。而在我们这里,往往相反。比如,朋友不言谢。不必客套等等。
  所有这些差异都有其深远的文化背景与传统影响。我们只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了解中西方之间在观念,思维,习俗,人际交往上的差异会有助于彼此建立起更良好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6
友谊观的差异也就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友谊,她的观念如何,不同友谊观的人可能很难成为知心朋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