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试过程中总是粗心大意,导致白白丢了很多分,这种情况该怎么改善?

如题所述

很多同学考试时都有粗心的毛病,因为粗心,使本来可以得到的分数丢掉了,的确,很可惜。怎样才能克服粗心的毛病呢?那就需要了解考试中粗心的类型和成因,然后对症下药,认真预防并减少粗心现象的发生。


粗心的类型

1.漏题。有的同学在遇到难题时会暂时不做,想在做完其他题目后再做那道题,可到最后却把那道题忘了;有时一道题目有多个问题,可有的同学只做了题目的第一问,把其他的都漏掉了。

2.跑题。一些同学经常在还没能正确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就匆忙下笔,导致出错。比如,对写作要求理解有误,导致作文跑题。

3.看错题目。如题目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有的同学却看成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从而得出了错误答案;又如将“下列命题中,不正确命题的个数是”看成了“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自然也会得出错误答案。另外,一些同学还常常把运算符号看错,把题目中的数字看错等等,结果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4.计算错误。一些同学在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造成失误,这样的同学绝不是少数。

5.抄写错误。一些同学在草稿纸上演算时经常东写一块,西写一块,有时甚至把几个题的演算混杂在一起,结果在往卷子上抄时,由于辨认失误而抄错。

6.书写错误。如在a、b、c、d四个选项中,本来想选b,但在写答案时却由于粗心写成了d。


粗心的原因

1.对粗心的危害认识不足。一些同学认为粗心是可以原谅的小毛病,由于粗心出点儿错没什么了不起;还有一些同学把粗心和聪明联系在一起,认为粗心是自己聪明的表现。正是由于对粗心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许多同学在考场上出现马虎大意的现象。


2.平时缺乏基本技能训练。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进行计算技能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解答题,列完式子后就不进行计算了,导致计算能力不强,在考场上出现计算错误。




3.没有认真审题。有些同学一看到容易的题目,在兴奋、激动之余会产生一些浮躁,未进行周密地思考就仓促解答,导致失误。事实上,一些看起来很容易的题目中往往隐藏着一些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陷阱”,如不仔细分析,很容易出错。例如,“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_____ ”,有非常一部分同学读完题目后会立即写出答案“5”,事实上,题目已知条件中的两条边可以是两条直角边,也可以是一条直角边,一条斜边,所以正确答案应为“5或√7”。

4.答题时间安排不当。考试时,有些同学一拿到试卷,就忙于解答分值较大的计算题,后来发觉时间不够了,才匆匆忙忙地做选择题、填空题,结果疏于思考,丢了许多不该丢的分。

5.视觉分辨能力差。个别同学从小时候起,写字就经常少一笔或多一笔,还常常抄错数,这多是由于视觉分辨能力比较差造成的。

6.焦虑紧张。有些同学在平时作业或一般性考试中很少粗心,但一到大考,就会焦虑紧张,思维混乱,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出现一些错误。

避免粗心的方法

1.认识粗心的危害。粗心不是小毛病,它有着很大的危害,中考时由于粗心而丢分,可能会造成较大的遗憾,同学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2.增强基本技能。计算等基本技能较差的同学,应多进行一些能增强这些技能的练习。要懂得,只有平时多练习,才能在考试中少出错。

3.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意。做任何一道题目之前,都应非常认真地将它通读一遍,只有弄清了题目中所有的细节,才不会因为审题不细而丢分。




4.合理安排时间。拿到试卷后,应先浏览一下整个试卷,注意各类题目和它们的不同分值,然后在大脑中迅速作出一个时间规划。这样既能保证有效利用考试时间,也可避免因单纯追求速度而影响质量。

5.进行视觉分辨能力训练。由于视觉分辨能力较差而导致粗心的同学,应进行一些相关的训练,如进行些译码训练,划消训练等。

6.认真检查。如果可能的话,在做完所有的题目后,要把试卷认真检查一遍。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是否有漏题的现象,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抄错写错的现象。检查时,也要注意效率,使自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检查较多的题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7
我觉得这种情况的话就应该让孩子做题的时候仔细一点,耐心一点,不要图快。
第2个回答  2021-11-26
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要粗心大意。如果孩子粗心大意,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千万不要纵容孩子。
第3个回答  2021-11-27
应该好好的教导一下自己的孩子,也应该让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注意检查,注意自己的一些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