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被处罚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父母醉驾留下案底将会对子女参军入伍,公务员考试、报考警校、考取军校、报考公检法机关、事业单位等特殊岗位的政审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很可能会导致孩子政审通不过

相关法律规定

1、《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第八条第九项规定,家庭主要成员被刑事处罚的,是不可以服现役的,也就是不可以参军、考军校。

2、《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第八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

资料扩展

醉酒驾驶被判刑,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子女,但是对于子女来说,以后考取公务员、军队、进司法机关的政审等是有一定影响的,政审不合格是无法参加此类考试和工作的。

若父母仍在服刑,会是子女在政治审查方面无法过关,很难进入国家单位工作,而且报考军警学校也很难。判刑过后无法开具无违法犯罪经历证明,很难通过政审。在国家单位工作需要有家人政审材料,尤其是父母,所以会影响子女的前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6

醉驾已经构成了危险驾驶罪,将受到刑事处罚,会留有案底,将影响子女以后考公务员、当兵、入党、考军校等事项的政审通过。醉驾的将被处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酒后驾驶交警发现之后,会检测行为人的酒精度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一定含量时,会分别认定为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当自身酒精含量在每100毫升中汗20毫克到79毫克的酒精时,此时是酒后驾驶。当自身酒精含量在每100毫升中汗80毫克酒精以上时,此时是醉酒驾驶。

第2个回答  2022-02-26

刑事拘留最长37天,和刑事拘役有较大区别

一个人犯罪后,被公安机关发现并抓获后,首先会对其进行拘留,并展开侦查工作,如果侦查后,发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就需要报到检察院去提请逮捕,但是在上报检察院之前,可以羁押在拘留所,最长不得超过37天,否则就构成了超期羁押。

而醉驾后是不可能被拘留三个月的,如果真的拘留了三个月,那么就不是你的错而是拘留机关工作出错。所以结合信息来看,你应该是被处于三个月的拘役,这也适合法律对醉驾的规定。

而拘役本身是刑罚的一种,并非简单的刑事强制手段,是定罪量刑后的一种处罚措施,所以拘役本身是就对罪名成立的人采取的措施,而拘留可以对犯罪嫌疑采取,所以你已经犯罪了,对孩子肯定有影响。

02

醉驾在法律上是行为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醉驾入刑,说的是只有人喝醉了开车,那么就已经构成了犯罪,而这个犯罪过程中本身并不要求开车的人造成什么损害后果;只要有这个行为,就可以定罪,这就是行为犯。

行为犯通过实施行为就构成了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醉驾被处三个月的拘役是正常的,档案上登记的是刑事犯罪记录;这样对子女肯定是有影响的,子女在考公务员、入伍,进入一些特别的部门工作时都需要对其进行政审,直系亲属有犯罪记录会影响政审的通过,这是最大的影响。

结语

直到今天,醉驾入刑几年后,仍然有人不将其当回事,往往因为自己的一个错误行为而造成严重后果;目前,许多公职人员因为醉驾后判刑,虽然短短几个月,但是开除公职,还有对子女的影响却是一生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2-28

一、醉驾处罚拘役对后代有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法律只是针对违法犯罪本人,与犯罪者家属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到犯罪者的家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

二、醉驾拘役可以适用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十一、将刑法第七十二条修改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十二、将刑法第七十四条修改为:“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十三、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醉驾处刑并未排除在适用缓刑之外。所以,符合上述条件,包括醉驾在内,可以或应当宣告缓刑。

由于醉驾符合我国适用缓刑条件的规定,因此醉驾拘役是可以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否则的话可以撤销缓刑,执行刑罚。

三、醉酒驾驶机动车在什么情况下加重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综合上面所说的,醉驾是属于严重的违反了交通法,而且此行为也会给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但我国主张的是谁违法谁受处罚,只要没有参与的他人一律是没有任何法律责任的,但会对自己和家人的名声不好,所以,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给自己的家人带来麻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