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劳动 的方式和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一  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

      劳动是 人类创造社会财富和保护,节约社会财富的行为活动。具体就是人类在自身智能分配下,通过掌握的资源技术等方式创造增加社会财富,保护节约社会财富,以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求的可重复的经济行为活动。

劳动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 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人类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标志。其它自然界生物维持生存的手段只有掠夺。随着人类科技知识的发展和制度文明的提高,人类逐渐认识到获取财富的最好方法是劳动创造,而不是掠夺。不劳而获的行为不是经济行为,而是社会规范行为。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有许多和劳动有关联的成语故事。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其历经艰难,治疏水患,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经济劳动行为。又如愚公移山,虽然效率堪忧,但精神可嘉,其行为也是劳动节约财富行为。要知道山区的产品运不出来,就是浪费。要想富,先修路。古人也有,只不过是劳动力有限。 

    劳动是人类自觉性的有目的可以复制的经济活动。劳动是一种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是人类为创建美好生活和幸福发展目的需求的行为方式。可以说,不能满足需求的劳动不是劳动,可称无效劳动,可以满足需求的经济行为才是劳动。经济学是讲有劳动的经济学。正如孙子兵法只讲述战争取胜之道一样,不满足需求,不创造财富的,不节约财富的行为不属于经济学劳动。

在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里,有许多获取财富的手段。掠夺,剥削,劳动,赐予等都出现在人类生活的世界里,也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只有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改变了社会。其他的都是互相取舍,互相博弈的结果,是以他人劳动奠定自己幸福的结果。是零和游戏,却不是双赢之道。

劳动是人类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下主观意识的行为活动。这种主观意识支配下的行为活动,由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导致有人失败,有人成功,有人致富,有人破产。但劳动毕竟是经济学中创造财富的唯一手段,五千年的社会发展历程和文化辉煌无疑印证了这一点。因此我要说,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创造幸福。

劳动是艰辛的,劳动是努力奋斗的代价。我们说劳动的价值是说,每一份的成功都是其努力付出的结果,每一次需求的满足都是其劳动代价的证明。没有劳动付出,哪有价值的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许我们会失败,但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交换和分配!

二  劳动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可以创造出大于自身输出的能量,并酝化积累为知识应用到所需要的各种领域并传承后代。

劳动行为自身具有的两种属性,一是劳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能量耗费,能量补偿的身体特征,这种能量的耗费和补充需要长期的,有限度的维护。简单说,要注意身体的锻炼和保护才能输出有时间,有强度的有限劳动力。

    劳动并不是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单项运用,他是人类在自身智能分配下,灵活支配大自然物质的综合行为。古人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充分说明了劳动是物质运用和科技思维的双重运动。

2  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能量和劳动技能的矢量综合能力。

当我们运用抽象分析劳动时,我们会发现,劳动过程中只存在劳动的基本共同属性。那就是劳动能量和劳动技能。无论具体的劳动形态如何,劳动属性缺一不可。其中劳动能量是劳动力构成的动力因素,劳动力在时间上的延续就是劳动行为的过程。劳动强度在时间上的延续就是劳动耗费劳动量的行为。

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如果不同劳动形态中的劳动强度是相同的,且均匀的,那么给定一定量的劳动必要时间这个条件,那么劳动强度由变量转化成常量,劳动必要时间成了劳动行为中唯一的变量,那么劳动量就是人类劳动时间的凝结。

在实践过程中,人类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是有生理局限性的。人类劳动的条件是不能违背劳动目的和劳动局限的。因此,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行为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劳动强度对人类生理的影响,也不能忘记劳动技能这另一重要属性,他是人类驾驭和使用劳动资料来创造劳动价值的重要因素。

在劳动实践中,不同劳动之间的劳动强度也有不相等的情况。如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倍加关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劳动技能和劳动强度。如果我们对劳动量进行劳动矢量分析,我们就会知道劳动强度与劳动目的有一定的意识夹角。任何劳动中都存在a夹角度问题。a=0的情况属于理想存在。产生a度夹角的因素很多,但在同工种而言,cosa的值是指劳动技能熟练程度的。只有劳动强度的有效量f.cosa才能促使劳动对象向劳动产品转移。当专业不对口和劳动技能存在误差时,a夹角甚至会大于90度,产生负作用,所以会有产品报废和经营不善的情况发生。故此,Q=f.cosa.t,这就是有效劳动力和劳动量。在现实中,有效劳动量构成了社会中的财富量。

劳动过程中,劳动技能和劳动量构成了劳动能力。而劳动技能的本质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教训和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广义的,他包括语言文化,自然规律文化和思维文化的传承。劳动之所以区别于动物谋生行为,就是人类文化升华为劳动技能直至科学的高度。碧如,农业劳动就是因农业种植相关技术催生出棉花小麦的高丰收。碧如,劳动科学就是将实践经验与科技研究相结合的文化理论。

                二  劳动的分类

  劳动按人类使用身体的不同部分,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的参与运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的参与运动为辅的经济活动。

脑力劳动是指以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为主,以其他生理系统运动为辅的主体运动,如著书,管理,策划等。   

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是统一不可分的。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作为劳动者固定的社会分工形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出现的现象,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不甚发达的产物。它最后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趋于消灭。

马克思说:“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是在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中完成的”

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本质区别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所决定的。

2  劳动按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劳动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财富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耗费一定时间和成本学习,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交换价值大于简单劳动的市场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平均劳动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转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转化。.这种转化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完成的,而是在商品生产者背后由自发的社会过程实现的.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在市场中自发体现的。

  当然,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复杂劳动,在另外条件下可能就是简单劳动。可以说,简单劳动是复杂劳动的分解,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聚合。如我们可以用软件各成方式,将复杂劳动整理成一道道简单劳动,也可以将很多简单劳动聚合成一个复杂劳动。

3-劳动按人类创造产品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正如马克思资本论所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

什么是具体劳动呢?具体劳动就是指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行为。具体劳动是可以看的见的表象的做事行为。

  什么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其实就是运用抽象思维的一种脑力劳动。是通过思考劳动的本质和关系,为完成劳动目的而产生的劳动方法和艺术。如数学和哲学,经营和管理,决策与核算,交换和消费。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运用抽象思维的无差别的人类思维劳动。它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即体力或脑力的劳动量的消耗。

马克思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社会属性,可以缩短劳动量和劳动时间。如经营和管理。

劳动是包括人和物在内的全部生产条件的整体运动。劳动是人与物所构成的生产主体,是生产要素整体自身和自身的生产力能力相结合创造生活发展需求财富的行为活动。人类社会是由许多人和物质所构成的巨大的劳动主体,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变化运动的过程。

在劳动生产中,我们将产品大致分为两个大领域,即物质财富生产和精神财富生产。它是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的评判价值是劳动力,只有劳动力力才是人类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劳动具有的主观意识差异,劳动力的正确运用和失败也在提醒着我们劳动力也是社会阻力和社会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提高劳动力动力发展是人类文明前进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劳动力,空谈需求。

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创造财富,创造幸福,每一次的创造都是一次需求的满足,梦想的实现;每一个的成功都也是需求的指引,劳动的目标。没有需求的劳动是无效劳动,没有劳动的需求是临渊羡鱼,望梅止渴。这都在说明劳动和需求是创造价值的共同因素,二者不可得分割,共生共荣。

              三    劳动价值

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和商品来满足需求,耗费劳动能量的客观社会评价。它既来源于物质能量:劳动者通过消费一定形式和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后,将其转化为劳动能量,后又在劳动过程中再将劳动能量转化为劳动成果,财富价值;劳动价值来源于物质能量,又贡献出物质能量。

劳动者的劳动价值是为了计量劳动者在创造商品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量的计量方式。劳动者(包括企业家)的劳动价值是由劳动者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这也是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价值包含商品价值的社会属性,也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劳动价值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抽象分析的方式,使用劳动价值这个概念来诠释劳动行为中共同的属性和计量商品价值的衡器。其由劳动能量形成的劳动力在时间上的累积创造了劳动商品的劳动价值。即劳动量等于价值量。

创造使用价值的是具体劳动,形成交换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但劳动都是统一的,即劳动既创造了价值,也创出了使用价值。劳动是不可分割的。所有的劳动都是付出劳动能量的劳动。所有的劳动也是有价值的劳动,不过是正价值和负价值之分。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是劳动价值。

从表面上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内容是不同的,但属性是同质的。都是劳动技能和劳动能量的付出和消耗。凡劳动都有价值,废品也不例外,只不过是负价值。至于劳动创造价值是否被社会所认同,商品的另一属性__商品功效是否需求所决定,劳动创造价值能否价格化则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取决于商品市场化。

由于人类意识文化的局限性,我们存在着对社会科学的无知性,我们直觉只能感受商品货币化后的市场价值,不能因价值没有货币化时而否定他的存在。如物理学中质量和重量的差别。

人类与劳动资源的互动关系是人类劳动技能和劳动能量的转换关系。我们要将劳动技能通过劳动能量释放出来,产生功效。显然,人类要完成这种转换,势必会消耗自身的劳动能量和物质能量。由于物质资源最终将转化为人类劳动能量,人类的劳动能量才是人类的劳动价值。

总结来说,社会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变化规律、是人类社会这一生产主体创造价值、产生劳动关系的活动规律。因而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满足需求的经济规律。劳动价值规律就是人类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所共同遵循的一般社会规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