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与海洋矿产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如题所述

2.1.1 2007年我国海洋产业经济概况

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翻了5番,2000年达到400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平均每年递增15.0%以上,大大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速度。

2005年,我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6987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为7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世界海洋国家中已达到中上水平。

“十五”期间,海洋产业布局更趋于合理,海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已由“九五”末期的50∶17∶33调整为2005年的17∶31∶52。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0958亿元。2007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492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0.11%,比上年高出0.1个百分点(图2.1)。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的部分。《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经济总的发展趋势呈现4个特点:

图2.1 2001~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发展

一是海洋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日趋突出。

二是海洋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回落,2007年全国海洋经济增长速度为15.1%(按可比价计算),相比2006年有一定回落,表明逐渐由数量增长型过渡到质量增长型。

三是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次产业结构为5.1∶46.2∶48.7,与2006年的5.4∶46.6∶48.0比较,第三产业增长了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有所提高,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海运交通和滨海旅游及海洋服务业发展迅速。

四是涉海就业规模逐步扩大,涉海就业人员3157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的15.8%。

2007年,我国12个主要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按其全年实现增加值由高到低排位如下:

1)海洋交通运输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2615万标准箱,首次跃居世界第2,仅次于新加坡。

2)滨海旅游。主要包括海洋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住宿、体育运动等活动。全年增加值3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3)海洋渔业。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渔业服务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活动。全年实现增加值1904亿元。山东省海洋渔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渔业增加值28.7%,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4)海洋油气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增加值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中石油在冀东南堡新发现10亿吨大油田;中海油在渤海湾、北部湾等海域新发现10个油气田,其中9个为自营油气田。广东省和天津市海洋油气业增加值之和占全国海洋油气业增加值的85.3%。

5)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造船完工量突破18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跃居世界第1,超过7000万载重吨。辽宁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29.5%,位居全国第1。

6)海洋工程建筑业。沿海各地加快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步伐,多个大型海洋工程项目投入施工。全年实现增加值342亿元。山东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49.7%,居全国首位。

7)海洋化工业。包括海盐化工、海水化工、海藻化工及海洋石油化工的化工产品生产活动。全年实现增加值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8)海洋盐业。是指利用海水生产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盐产品活动,包括采盐和盐加工。全年增加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山东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54.4%,继续居全国首位。

9)海洋生物医药业。是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药品与海洋保健品的生产加工及制造活动。全年实现增加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山东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46.3%,居全国首位。

10)海洋电力业。是指在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能、海洋风能进行的电力生产活动(不包括沿海地区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全年实现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广东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24.9%,位居全国之首。

11)海洋矿业。包括滨海砂矿、土砂石、地热、煤矿开采和深海采矿等采选活动。2007年,国家正式实施禁止天然砂出口管理措施,海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海洋矿业呈现出稳中趋降的趋势。全年实现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减少24.2%。

12)海水利用业。是指对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活动等。2007年,《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稳步推进,海水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海水利用产业化进展迅速,海水利用业初具规模。全年实现增加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目前海洋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5∶46∶49。各主要海洋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海洋船舶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均超过17.0%以上。其中海洋油气业在海洋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逐年增长,而滨海砂矿业有所减少(图2.2)。

图2.2 2003~2007年海洋油气业和滨海砂矿业在海洋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2.1.2 海洋矿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海洋矿业,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其次为滨海砂矿、某些近岸固体矿产(如由陆地向海底延伸的海底煤矿、铁矿)和磷钙土等。

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从1990年的9.07亿吨增至2007年的12.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4%,天然气产量700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25%。近25年来,世界石油与天然气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结果。海洋油气业在海洋矿业中占主导地位,在世界海洋产业经济中居首位,其产值约6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总产值(18500亿美元)的35.13%;其次为海洋运输业和海洋渔业。

据国家海洋局《2007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资料,全国海洋产业增加值为14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成为第1大海洋产业;滨海旅游业增加值3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海洋渔业增加值1904亿元,退居第3位;排序第4位的是海洋油气业,其增加值为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前三个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57.8%,成为我国海洋经济三大支柱产业。

其余9个产业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42.2%。其中海洋油气业增加值769亿元,居第4位;而滨海砂矿业增加值仅5亿元,居第11位。由此可见,目前海洋矿业在我国经济中的贡献率较低,与世界海洋油气业和滨海砂矿业相比,差距还相当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