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佬解释一下这种情况下怎么判断逻辑运算的真假?

选D

在C语言中,0值代表假,非0值代表真, &&是 与 的意思,所以 (a && b)就是 真,
(c < 'B')等价('A' < 'B')C语言自动转换成字母的ascll码比较大小即(65 <66),也是真的
真和真&&运算还是真
所以选D,1就是真
补充:
在编程中,我们一般将零值称为“假”,将非零值称为“真”。逻辑运算的结果也只有“真”和“假”,“真”对应的值为 1,“假”对应的值为 0。
1) 与运算(&&)
参与运算的两个表达式都为真时,结果才为真,否则为假。例如:
5&&0
5为真,0为假,相与的结果为假,也就是 0。

(5>0) && (4>2)
5>0 的结果是1,为真,4>2结果是1,也为真,所以相与的结果为真,也就是1。
2) 或运算(||)
参与运算的两个表达式只要有一个为真,结果就为真;两个表达式都为假时结果才为假。例如:
10 || 0
10为真,0为假,相或的结果为真,也就是 1。
(5>0) || (5>8)
5>0 的结果是1,为真,5>8 的结果是0,为假,所以相或的结果为真,也就是1。
3) 非运算(!)
参与运算的表达式为真时,结果为假;参与运算的表达式为假时,结果为真。例如:
!0
0 为假,非运算的结果为真,也就是 1。
!(5>0)
5>0 的结果是1,为真,非运算的结果为假,也就是 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1
虽然知道需求曲线自然产生于消费者选择理论得到了证实,但需求曲线的推导本身并不是提出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仅仅确定人们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并不需要一个严格的分析框架。但是,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极其有用的。正如我们在下一节要说明的,我们可以用这种理论更深人地探讨决定家庭行为的因素。
即问即答 画出百事可乐和比萨饼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说明当比萨饼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与消费者最优会发生什么变动。用你的图形把这种变动分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四种应用
我们已经建立了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现在可以用它说明四个关于经济如何运行的问题。但是,由于每个问题都涉及家庭决策,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刚刚提出的消费者行为模式解决这些问题。
所有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
一般来说,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购买量减少。第四章把这种正常行为称为需求规律。这个规律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但是,就经济理论而言,需求曲线有时也会向右上方倾斜。换句话说,消费者有时会违背需求规律,并在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购买更多。为了说明这种情况可以发生,请看图21-12。在这个例子中,消费者购买两种物品——肉和土豆。最初消费者预算约束线是从A到B的直线。最优点是C。当土豆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向内移动,现在是从A到D的一条直线。现在最优点是E。要注意的是,土豆价格上升使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土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