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玩游戏总是笨手笨脚,怎么办?

如题所述

幼儿园里,一群小朋友在玩游戏,但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好像始终都“赶不上趟儿”,他们动作缓慢笨拙,身体严重不协调,不是跟不上其他小朋友的动作,就是很容易被地上摆放的游戏器材给绊倒。这些孩子也是老师眼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因为一不小心,他们可能就会出事故,甚至破皮流血。当然,他们的家长也很头疼,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笨手笨脚什么都做不好?

对啊,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那么笨手笨脚?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的身体变得灵活协调呢?老岳今天的文章,就为你解决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孩子笨手笨脚的原因:

导致动作迟缓,身体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点:

1.因为家长太忙无暇照顾,或者保姆缺乏正确的育儿知识,使得孩子在婴儿期很少有机会被抱起来或斜躺或坐着,缺乏肌肉活动;

很多家长看到刚出生的婴儿,软弱无力,懵懂无知,所以就不敢碰触,长时间把他放在小床上让他睡觉,以为只要吃好睡好就够了,殊不知,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需要在清醒的时候时常交替着仰卧与俯卧,甚至斜躺或倚靠在大人身上锻炼颈部肌肉,为之后进一步锻炼全身的肌肉张力打好基础。

2.因为孩子缺乏俯卧经验和长时间缺乏肌肉关节运动觉的刺激,导致躯干动作发展缓慢,肌肉张力不足;

当婴幼儿的颈部逐渐有力之后,还要继续多多练习坐爬站走等动作,才能锻炼好全身的肌肉张力。否则,父母保护过度限制过多,无法满足孩子主动尝试动作的欲望,就容易在日后出现各种行为动作障碍。

3.因为孩子爬行不足(没有爬够800个小时),缺少四肢协调活动的经验;

孩子在爬行时所保持的独特姿势,所作出的手脚并用四肢协调运动的动作,是最好的训练身体力量,四肢协调能力的方式,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因为担心不卫生,或者想让孩子早点学会走路,不让孩子爬,或让孩子爬的很少,结果当然就会导致他们缺少四肢活动的经验。

4.因为剖腹产、家长保护过度等,导致孩子触觉学习不足,出现触觉敏感,不愿意参加活动,从而使得练习四肢协调活动的次数更少;

触觉敏感的孩子,不喜欢参加活动,失去了很多锻炼身体协调的机会,而身体的协调性,属于本体觉发展的范畴,本体觉的发展又是后天锻炼的结果,孩子缺少锻炼,协调性当然不好。

5.因为孩子的整体感觉统合失调,比如,孩子的前庭,触觉,视觉,动觉等感觉系统反应迟钝,或各个神经系统之间统合不良,导致动作协调不好;

孩子做任何动作,都是感觉统合的结果,大脑接受各种各样的感觉信息,做出整合处理,才能给身体下达各种各样的动作指令,但是,如果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障碍,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动作输出。

6.因为孩子的神经反应迟钝或过于敏感,致使信息产生不足或不正确;

所有的感觉信息和动作信息都是通过神经网络进行传导的,所以,神经反应的速度和质量,必然会影响到动作反应的速度和质量。

7.因为孩子大脑双侧分化不全,身体双侧统合不良,空间概念不好,动作技巧不佳或动作顺序没有组织。

我们人体的眼睛,耳朵等感官,以及手脚等肢体全都是左右对称的,而大脑,也分为左右两侧的大脑半球(以下简称左脑、右脑)。其中,左手、左脚触摸到东西产生的感觉信息最终会传到右脑,而右手,右脚碰到东西产生的感觉又会传到左脑。然后左右脑才会把信息交互分享,进行统合,之后再发出命令,执行动作,依然是左边身体执行右脑发出的命令,右边身体执行左脑发出的命令。所以,左右脑分化越好,处理感觉信息,发出动作指令的效率就越高,人的身体也就越灵活越协调,反之,则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就越差。

知道了原因,接下来老岳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怎么样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性。

小时候剖腹产,怀抱太多,俯趴经验少,爬行不足,这些既定的事实当然已经无法改变,不过这并不代表孩子就只能这么“笨”下去了。因为,前面老岳已经说过,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属于本体觉的范畴,本体觉是后天锻炼的结果。只要在12岁之前,也就是孩子的大脑网络没有固化之前,做好充分的锻炼,一切都还来得及。接下来,老岳就推荐两个锻炼孩子身体协调性的小游戏,家长可以平时多带孩子玩一玩。

1.山洞障碍

训练目标:强化身体灵活度、健全本体觉、丰富运动企划能力。

适合年龄:4_8岁。

活动准备:可以让孩子当山洞玩的物件。

操作方法:

将木板架在矮椅子或箱子上面,做成好几种高度、形态不同的组合。让孩子俯卧或仰躺由木板下方钻过去。或躺在小滑板上钻过去。大人也可以横躺在地上,让较小的幼儿由侧面爬过大人的身体,孩子在爬的时候,大人可以保持安静,也可以稍做移动,以增加其难度。也可以弓起身体,做出一个山洞状,让孩子从底下穿过,或是爸爸妈妈握紧双手搭一座桥,让孩子坐在上头,抬高、摇晃他。

游戏时间:15_20分钟。

注意事项:山洞不可过高也不可太低,太高起不到训练效果,太低不要让孩子碰到头。

延伸活动:指导孩子携带绒毛玩具、大洋娃娃或球类来进行以上游戏,或指导孩子跑过去给妈妈抱,爸爸则在中间,用各种动作阻挡他,看孩子如何闪过爸爸,到妈妈身边。以更丰富运动企划能力。

附注:此游戏每次进行时间15_20分钟,每周可做一至二次。

2.谁是大力士

训练目标:强化本体觉、理解身体和感觉变化的各种关系。

适合年龄:4_7岁。

活动准备:旧报纸。

操作方法:

用旧报纸揉成大小同纸团,或做一些沙包。教导孩子认识远近、长短,它们和用力之间的关联。在划定的投掷线内将纸团或沙包,向指定方向用力丢出。大人可先示范,再让孩子尝试,比赛谁丢得比较远。

游戏时间:10_15分钟。

注意事项:做这项游戏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能丢什么是不可以的哦!

延伸活动:拿较笨重的枕头或软性玩具,指导孩子表达丢东西的感受。

附注:此游戏每次进行时间10_15分钟,每周可做二至三次。

_THE END_

(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老岳讲感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0

我觉得孩子在幼儿园总是笨手笨脚的,你一定要理性的教育他,而不要嫌弃他。因为这是小孩子,小孩子都智商和成人是一定不可以比较的,所以很多人就会很嫌弃小孩子怎么什么都干不好,所以我觉得你一定要去帮助他不能嫌弃他。因为如果你拿你对成人的态度,对成人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孩子的话,那样就太显的有点儿不理智了,对孩子要求太高了,所以你可以多让孩子做一些游戏先锻炼一下,这样的话,慢慢孩子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的。

我建议你可以带孩子玩一些智商启发类的游戏,这样你可以在家先带孩子玩一些游戏,然后等到上学校的时候,他可能就不会笨手笨脚的了,这样的话,他也不会产生自卑感,看别的孩子玩的都很好啊,自己不会。小孩子的自尊心是一定要好好保护的,因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可能以后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而且还会阻碍他的成长,或者造成心理上的一些机型,所以当小孩子有一些不笨手笨脚的时候,你一定要去帮助他,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不这样。

而且我觉得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玩儿游戏总是笨脚笨手的话,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现在的年龄比较小,他的接受能力还不是那么强,也许等到他年龄大一些,过几年,他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他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会有显著的提高。其实我觉得你不必在这件事情上很担心,或者很纠结,孩子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他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的。在家里的话还是陪孩子玩一些游戏吧,这样的话,既可以增加亲子关系,又可以锻炼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想象力,或者智商什么的。

第2个回答  2017-10-30

笨手笨脚的话或许是天生的,可能是小脑不是很发达。但是后期的锻炼也很重要。比如说经常带你的孩子去做一些游戏。可以有效锻炼他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的。特别是老总需要动来动去的。需要身体平衡控制的游戏,可以充分锻炼到小脑的!

我觉得扔沙包就是一个挺好的锻炼的方法,躲闪之间可以锻炼反应速度和身体动作的协调。还有就是滑旱冰,滑滑板这样锻炼平衡力的运动。现在不都是特别流行那种一排轮子的溜冰鞋吗,周末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出去遛一遛。还有很多儿童乐园也有那种蹦蹦床,里面有很多游戏设施,比如转洞洞,滑滑坡,都是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哒,不仅孩子玩的开心了,还能同时锻炼到很多方面。

我就是一个天生就比较笨手笨脚的。从小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跟小朋友们玩儿的时候。我总是反应较慢的,不是指脑袋反应较慢。是指行动上反应会比较慢。这个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感觉到了。

比如说小时候,跟其他小女孩儿一起玩儿跳绳的时候。那种跳绳是零几年的时候特别流行的!当时是那种黑色的橡皮跳绳平行的绑在两个柱子上,然后在站中间跳,是有很多花样的很多动作的那种跳绳游戏。但是现在这种跳绳游戏已经很少看到了。

当时特别流行这个。每到晚上。我们那院子里的很多小朋友就会一起出来玩。大部分时候都是玩儿跳绳。但是我特别不擅长玩这个,所以后面很多小朋友都不带我玩儿了,超委屈的好吗!

但是后来经常玩滑板,滑旱冰之类的游戏,感觉现在也没那么糟糕了,虽然还是笨手笨脚的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