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戏曲等传统文化会不会在若干年后消失?

如题所述

这个是很有可能的。对于传统文化,如果传承、保护不好,就有可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传统戏剧,剧种繁多、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过去媒介形式较为单一的情况下,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过去,有着较为稳定的受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2
各个地方也有具体的举措。比如说,前不久,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在河南安阳市举行,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这次展演的剧种有河南的豫剧大高调、淮调、大锣戏,山西的上党梆子、锣鼓杂戏,山东的五音戏、柳子戏,河北的四股弦、武安平调落子等。这些剧种,都是比较小众的,需要大力传承和保护。说实在的,把四个省份的这么多剧种聚集到一个地方来展演,既需要文化部的统筹安排,也离不开主办单位河南省文化厅、安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安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具体协调努力。这一体现出了各级在传统戏剧保护、传承、振兴上的决心,然而,就目前来说,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创新之路还很长。
第2个回答  2019-07-0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自快餐文化的传播,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传统文化会灭亡。而对于秦腔出现的论调是秦腔不改革创新必将灭亡,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是连秦腔是什么都没有搞明白的人,或者是他们连秦腔的面都没有见过,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纵观秦腔的发展历程,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都是跟随时代不断的变化,以适应特定人群的需求。秦腔的耗散结构以及他海纳百川的胸肌,使得他能够博采众长立于中华民族艺术之林。从清乾隆时期开始的持续百年之久的“花雅之争”,秦腔能够代表“花部”戏曲打败“雅部”昆曲而长久的称霸剧坛,充分的说明了秦腔完全的生命力和顺应潮流的生存力。
第3个回答  2019-07-02
我是一个铁杆京剧迷,如果不论好坏,能来一百多段,就现在的环境下,戏曲的土壤在逐渐消失,传统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打击下,损失殆尽,第二,所有戏曲走到今天,每一出戏每一个动作都经过超精心的打磨,学起来非常吃力,而且传统剧目的数目及其庞大,京剧传统戏五百多出,到现在也就一百出还能在剧院看到,再加上,如今戏曲演员不赚钱,也失去了很多高素质的演员,现在娱乐方式及其多元,听戏只是期中一个很小的选择,我这几天去和老师学戏,很多老师,都是75左右的,他们真的是在很努力的给我这种,喜欢戏曲的人教授,有个武生,老师七十八,还在努力做示范,他们也真的在很努力的寻找传承者~希望中国曲艺能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第4个回答  2019-07-06
随着四大徽班的进京,以及徽汉合流,京剧逐步形成,秦腔开始退出京城,回归西北,在清末民初的大动乱时代,秦腔依然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锐意进取,班社林立,名家辈出,一些军旅秦腔班社跟随部队转战南北,为秦腔的发展传播贡献了重要力量。经过上世纪末的沉寂,在本世纪,随着国家深化文化体质改革,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秦腔等大剧种重新焕发了活力,如今的秦腔剧团林立,演出火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难道不能说明秦腔等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生存力嘛?说秦腔等传统文化消亡的,归根结底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其心可悲,其行可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