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回忆一生:错杀一人,错容一人,错信一人,错选一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

三国时期是我国最受瞩目的一段 历史 ,风云变幻的150年间,多少英雄豪杰涌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被称为“智绝”的诸葛亮。从耕读南阳,卧居隆中开始,到图谋荆益,力争三分,将如同丧家之犬的刘备,扶持为昭烈皇帝,诸葛亮无疑是付出最多心血的人。

然而夷陵一败,丧尽蜀汉精锐,荆州之失,再无东出之机,即使诸葛亮励精图治,终其一生也没能踏入长安。翻阅《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无论小说还是 历史 ,诸葛亮都不算完人,他在临终前或许会回忆自己的一生,分别犯下了三大错误:错容一人,错信一人,错杀一人,错选一人。

这时只有关羽一人驻守荆州,以诸葛亮的眼光,不可能不知道关羽骄傲自大,轻视士子的脾气,但是诸葛亮选择了容忍和相信,他认为关羽能够独自驻守荆州。因此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没有派其他人替换关羽,诸葛亮也没有多说。正是因为诸葛亮错容关羽,导致了荆州失守。

诸葛亮早有交代,马谡只要挡住张颌军队即可,马谡却自作聪明,放弃山下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山上,企图利用地势击败张颌。而张颌则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截断水源,果然没过多久马谡就不攻自破。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错过了最有希望的一次。而这也是诸葛亮一生第二大错误,错信马谡。

但是无论如何,诸葛亮选择将军权交给杨仪,这就代表魏延被宣判了死刑。魏延的去世,真正导致了蜀汉后期没有大将可用。从跟随刘备入川到镇守汉中,魏延的能力和忠诚都是得到肯定的,诸葛亮杀害魏延,属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诸葛亮最后一个失误,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公元234年,诸葛亮临死前选择了姜维作为自己遗志的继承者,他的选择非常无奈,因为在当时的蜀汉群臣中,只有姜维的资质能够实现北伐大业。蒋琬费祎虽然治国有方,但是在军略方面明显不足。姜维虽然没有辜负诸葛亮的寄托,终其一生都在为北伐而奋斗。但是公元240年以后的蜀汉早已不是诸葛亮在世时期,国内矛盾重重,姜维依然不断发动战争,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最终后主出城投降,蜀汉灭亡。

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为刘备复兴汉室的希望而努力,很多人喜欢蜀汉,就是因为这种贯穿三代人的理想寄托,令人神往。然而毕竟人无完人,诸葛亮虽然其智近妖,依旧有失误之处。他一生四大失误就注定,“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心愿无法达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