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皮姓历史名人啊,最好有简介。

如题所述

皮豹子
(?-464),北朝北魏将领。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后屡破京师,积功擢内都大官。豹子沉毅笃实,当时推为名将。边镐五代时南唐将领。小名康乐,升州(今江苏江宁)人。保大元年(943),击败张遇贤起义军,升洪州营屯诸军都虞候。九年(951),任信州刺史,由袁州进兵长沙,迫使马希崇投降,升武安军节度使。次年,被楚辰州刺史刘信击败,削职。后周来攻,起为将,又为后周所俘,世宗命为右千片卫上将军,后遣归,不为所用。死于金陵。

皮喜
(?-483),豹子第八子。本名欢喜。史籍避讳改。文成时,以名臣子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初,为平西将军,仇池镇将。经略陇西、汉中,数有战功。转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在州饮酒废事,被杖罚。卒。谥恭公。
皮景和
(521-575),北朝北齐将领。后主时任侍中,天统二年至武平元年在位。琅邪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少通敏,善骑射。初以亲信事高欢,补亲信副都尉。文宣帝天保初授通州刺史,后以袭库莫奚功加左右大都督。废帝乾明元年(560)除武卫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天统元年(565)迁殿中尚书。二年除侍中。景和于武职之中兼长吏事,又性识均平,故频有美授。后历特进、领军将军、尚书右仆射、赵州刺史、洛州刺史。武平五年(574),以讨陈战功,进位尚书令。六年,病卒。

皮日休
(约834-约902?907),唐代文学家。唐代文学家。生于大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复二年(902)以后。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立志于功名,曾游历各地。懿宗咸通八年(867)进士。曾任苏州刺史从事、太常博士。黄巢军下江浙,为黄巢所得,黄巢称帝后,任翰林学士。他的死因说法不一。现存皮日休诗文,均作于他参加黄巢起义军以前,表现了对当时封建统治的不满。他认为:“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又说:“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鹿门隐书》)皮日休的文章,如《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鹿门隐书》等,均为有所为而作。他的诗,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以《正乐府》10首为代表,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他同情人民、抨击暴政的态度;另一种,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现襄樊市郊鹿门山上,有“三高祠”部分建筑,系为纪念皮日休等所建。

皮锡瑞
(1850-1908),清经学家。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因崇尚今文大师伏生,所居题名“师伏堂”,故世人称其为师伏先生。1890年主持湖南桂阳州龙潭书院讲席。1892年主持江西南昌经训书院。中日甲午战后,愤《马关条约》的丧权辱国,极言变法不可缓。1898年春,任南学会会长,主讲学术,表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戊戌政变后,清政府下令革去他举人身份,逐回原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晚年长期任教,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博贯群经,创通大义,今文经学造诣很深。所著《五经通论》、《经学历史》是经学的入门书。他主张解经当实事求是,不当觉同妒真,对各家持论公允,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他工诗及骈文。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皮定均
皮定均(1914—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军事家。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福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皮震
(1900~1964) 湖北大冶人。中央训练团党政研究班第五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美国军队驻印度军官战术学校高级班第四期、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联战班第九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军训部上校参谋,军事委员会军风纪巡察团第十点检组少将组长,独立第十九旅少将旅长,新编第十二师代理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十四集团军总部参谋长兼作战处长。1 940年4月陆军大学毕业,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军官训练团副教育长,军训部训练处少将处长,军训部校阅委员会委员。1941年春任成都中央军校办公厅少将主任,1942年冬升任中央军校(第十九期)办公厅中将主任。1948年9月授陆军少将,后任国防部第四厅代理厅长。1949年秋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高参。1964年7月28日在台北去世。著有《军校教育要旨》等。

其他名人
有北朝北齐大臣皮信;唐代名人皮文通;五代诗人皮光业;南宋大臣皮龙荣等。近当代皮姓名人有军事家皮定钧,图书馆学家皮高品等。

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YkK2QCqy4tAHawODJbeWuIci3kyoiOGO_D8BTNZRRlvEd5a1b4wEDQwOr7kbe_e#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18
  皮日休:字袭美,唐朝时襄阳人。曾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醉士、酒民。咸通八年(867年)进士任太常博士。性情高做,善于诗文。撰《鹿门隐书》60篇,多讥闭时政。与陆龟蒙友好唱和,时称皮陆。乾符中黄巢起义军人长安,授日休翰林学士,后以讥刺被杀。著有《皮子文薮》、《松陵唱和诗集》等书。
皮豹子:后魏渔阳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累破宋师,积功升内都大官。豹子沈勇笃实,一时推为名将。卒溢襄。
皮龙荣:字起霖,又名季远。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进士。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历任宗学府诸校教授,兼资善堂直讲。皮龙荣向理宗赵昀进言:“以改过之实,易更化之名,一过改则一善著,百过改则百事融”。所说受理宗赞赏,由秘书郎升著作郎。帝与谈及真德秀、崔与之廉政事。皮对曰:“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惩。”帝以为然。兼兵部郎管,任嘉兴知府。继升右侍郎兼资善堂赞读、吏部员外郎兼直讲。皮龙荣就忠王赵基之学业、培育问题,向理宗进言:“愿陛下身教之于内。”帝嘉许。再迁吏部侍郎兼赞读,封醴陵男。后屡迁集贤殿修撰、提举大平兴国宫、刑部侍郎宝章阁待制、荆湖南路转运使,权刑部尚书兼翊善。景定元年(1260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进封为醴陵伯。二年,拜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封长沙邵公。时贾似道擅权,皮龙荣不愿趋附。三年,贬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判潭州。四年,拟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因右正言曹孝庆奏劾作罢。咸淳元年(1265),以旧职奉祠,侍御史陈宗礼与监察御吏林拾先后论劾,又削一官。一日,度宗赵基问皮龙荣何在?贾似道惟恐起用皮龙荣,阴使党羽荆湖南路提刑李雷应弹劾,诬皮龙荣曾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再徙衡州。衡州为李雷应治地,自知难逃贾似道毒手,于途中愤恨饮药而卒。皮龙荣性耿直,有智略,精于《春秋》,有《皮氏文集》30卷。德佑元年(1275年),冤案得以昭雪,恢复管爵。次年拟加追赠,未成年而南宋亡。衡人在城北正街建祠祀之。文天祥称皮龙荣有“晏殊之学问,杨亿之文章,仲淹之声名,器之之气节”。
皮锡瑞:字鹿门,一字麓云。举人出身,湖南最著名的今文经学家之一。他景仰西汉《尚书》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后在学堂、书院研讲学术。所言皆贯穿汉、宋,融合中西,宣扬保种保教,纵论变法图强,听者无不动容。其讲义及答问,均刊《湘报》中。晚年长期任教,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所著《五经通论》、肿列心得,示学人以途径;《经学历史》则是经学入门书。他主讲经当实事求是,不当党同妒真,对各家持论公允,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皮定钧:安徽金寨县代家岭人。出生于贫苦农家。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第十二师营教导员,步兵学校营长,教导师第二团团长。参加过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第五、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中原军区第一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三野战军二十四军军长。1949年后,任第八兵团军长兼政委,志愿军第九兵团军长兼政委,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福州军区司令员,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上报军衔时为少将,由毛泽东亲自签署意见晋为中将。
第2个回答  2014-03-18
皮卡丘
大家都知道,名人。。。。。。。。
第3个回答  2014-03-18
皮日休,算不?
第4个回答  2014-03-18
皮皮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