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课改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四次研讨会”在福州市召开。此次会议规格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处处长沈柏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等领导、专家、教授均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规模大: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研讨会中,共展示了12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由我执教的《对联与传统文化》有幸忝列其中,同时我撰写的案例《对联与传统文化》,在此次全国案例评选中有幸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下面我就将我此次以“对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向各位诗词楹联界的领导、前辈以及同道,作一番简单的介绍:
缘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这门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没有传统的教材作为依托,需要教师根据社会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开发出满足学生的需要的课程内容,其课程内容是不断发展,不断创生的。
我之所以将“对联”作为我开发的活动主题,这其中有二个原因:其一,《中国青年报》一则转载自韩国的新闻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汉语功底差;很多中国青少年对他们的传统文化一问三不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流失速度与中国水土资源的流失速度几乎成正比。这则新闻让我揪心,它是我将“对联”作为活动主题的最早“导火索”。其二,作为诗词楹联学会的会员,我有义务将“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精粹介绍给学生,而且这也是将“对联”引进课堂的一次好机会。其三,我思考着:当快餐和广告流行,当戏说和大话风靡,当唐诗宋词成了网络上的点缀,当古老的中国大踏步进入信息时代,孩子们在网络世界里纵横驰骋的时候,他们是否还需要传统文化的滋润?他们是否还愿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趣味性,符合学生们的年龄和认知。
目标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联”这个看似简单过时,实则蕴藏许多文化底蕴的对于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的传统文化形式,学生或者对其不屑一顾,或者对其敬而远之,或者对其一无所知……因此,借助“对联与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我不是想培养什么“楹联家”,而是想让学生初步感知传统文化那“永不褪色”的魅力,让学生们明白就如同我们永远无法漂白的黄皮肤一样,汉语以及其所表现出的种种形式,永远都是炎黄子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鲜明标志。这就是我开发的《对联与传统文化》的总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