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似数的方法?

如题所述

1、四舍五入法,若取小数近似数时,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小于4,则去掉尾数,若尾数的最高位数是5或者大于5,则舍去尾数,并且在它的前一位进1;

2、进一法,是指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3、去尾法,是指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去尾法适用于生活中,也叫去尾原则。

有效数字

与实际数字比较接近,但不完全符合的数称之为近似数 。

对近似数,人们常需知道他的精确度。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通常有以下两种表述方式:

1、用四舍五入法表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另外还有进一和去尾两种方法。用有效数字的个数表述。有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的数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0
求近似数,对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这一段时间,我都在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如在早读、午读出题给他们练习,有错的一个一个的纠正,不断的让他们明确“四舍五入”的方法。就学生与家长的问题,特做下面的解析。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数要求近似到十位(或者说保留到十位),就要看个位。如果个位的数是小于5(1——4),就直接把个位舍去,该写成0;如果个位的数等于或大于5(5——9),就把个位改写成0,再向十位进1。如:312≈310,365≈370,1314≈1310,1389≈1390。
同理:如果一个数要求近似到百位(或者说保留到百位),就要看十位。如果十位的数是小于5(1——4),就直接把十位舍去,该写成0;如果十位的数等于或大于5(5——9),就把十位改写成0,再向百位进1。如:312≈300,365≈400,1314≈1300,1389≈1400。
求近似数的题目,一般是:“求近似数、估算、保留到什么位”这样的。应用题就有“约”、“大约”的字眼。
现在二年级求近似数,并没有特别要求你近似到什么位,没有一个同一的标准。因此造成学生做起来很模糊,老师教起来很茫然。为了便于学生好理解、便于记忆,所以我跟学生提出了几个要求:1、如果是四位数的,就近似到百位;如果是三位数的,就近似到十位。2、同一道题目,保留的数位要相同。就是说,如果是保留到十位的,就大家都保留到十位;如果是保留到百位的,就同时保留到百位。如果保留的位数不相同,那求出来的近似数就会跟精确数差很远。如:①416-251≈70(两个数都保留到十位进行计算),②416-251≈100(两个数都保留到百位进行计算),③416-251≈120(416保留到十位约等于420,251保留到百位约等于300)。④416-251≈50(416保留到百位约等于400,251保留到十位约等于250)。显然,第一种和第四种解法的得数是比较接近精确数的,第二种和第三种解法的得数就跟精确数相差的比较大了。第四种解法学生是比较难把握的,他们做的时候往往是随便做出来的,且没一定的规则。因此我在这种题上,就要求学生都保留到十位来计算。
当然,解题时,也并不是说规定了这个就不能那个的。其实也并没有一个实在的规定,有时还要看实际情况实际分析,灵活运用、灵活解答。
第2个回答  2014-09-12
方法有三
四舍五入法,最常用的方法
进一法
去尾法
第3个回答  2023-02-03
去尾法,是指去掉数文字的小数部分
第4个回答  2019-10-07
四川师范大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