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困惑: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年纪大的男人?

如题所述

  真的,我不是瞎说的。读初中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我们的一个数学老师,那一年他大概已经35岁了。因为我数学成绩很好,他挺偏爱我的。那时候他就像我的一个精神支柱一样,每天只要能看见他,我的心里就特别踏实。记得有一次他去外地学习,走了有一个月,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那一个月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过来的,特别无助特别孤独,整个世界对我来说都是一片虚无。到他回来的那天,我远远看见他的身影,开心极了,那种开心,真的是从心底发出来的。我喜欢他站在我身后给我讲解数学题,他总是一只手撑在课桌的这一边,另一只手绕过我的背撑在桌子的另一边,他的下巴快碰到我的脑袋了,我能闻见他身上的那种气味,很男人的气味,心里感觉很温暖。  后来有一天,我和一个女同学去他的宿舍找他问一道数学题,他给我们讲解的时候,突然停电了。我坐得离他很近,他就悄悄握住了我的手,我当时很害怕啊,可是又不敢叫出来,因为我的女同学就在旁边嘛。他摸我的手,我一动不敢动,后来来电了,他就将我的手松开了,又若无其事地给我们讲题,我心里乱成一团,隐隐约约地知道有些不对劲,可是又不愿意往那个方面想,不想得罪他,很害怕失去他对我的偏爱。因为在心理上,我已经对他有很深的依赖了,如果让我将这种依赖撤掉,对我来说是很恐怖的事情。不过后来我就不去他的宿舍了,他有时候对我说: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来我宿舍找我。我就笑着说:好啊。但是我再也没有去过。  读高二的时候,我喜欢上了我们学校旁边一家小餐馆的老板,是一个已婚男人,戴着眼镜,长得很斯文,一点都不像开饭馆的。我为什么会喜欢他呢,主要是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他和他的小女儿。当时他女儿不知为什么事生气了,噘着嘴,坐在街边的长椅上,他蹲在他女儿面前,仰着头,在哄他的女儿。我当时一看眼泪就下来了,觉得他的女儿真的好幸福,而且我觉得能够这样疼爱女儿的父亲,一定是一个好男人。后来周末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聚餐,我不知为什么就喜欢去他的餐馆吃饭,大概也是想见到他吧。我去了几次,他就注意到我了,喜欢和我聊天,总是叮嘱我学习辛苦,要注意身体,多补充营养之类的话。他给我们的菜分量总是特别多,有时候还额外送给我们一个菜,同学们都开玩笑说这是沾我的光。他总是对我说:你就把我当作你的大哥。我在心里也就真的把他当成了大哥,学习上的压力、同学之间的竞争,都会和他说一说、听听他的建议,心里就会觉得轻松了许多。  还有一次,就是这个暑假,我肚子老疼,我妈说是不是有蛔虫了,让我去村里的诊所看看。诊所里只有一个男大夫,我们是同一个村的,他的女儿和我是从小玩到大的,所以我对他就有一种亲切感。现在暑假反正也没什么事嘛,我就经常去他的诊所玩,他懂得挺多的,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和他聊天觉得挺开心的。有时候我被他逗得笑得前仰后合,他就一拍我的脑袋,骂我:疯丫头!就像我爸经常对我做的那样,这让我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宠爱的小女孩,有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和他撒娇,故意捣蛋什么的。  因为我肚子疼,他就给我做检查,他给我做检查时的一些行为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比如他总是有意无意地蹭我的胸部,比如他把手按在我的子宫的部位,问我:你这里头硬硬的,有什么东西啊?他说话的那种语气,怪怪的,但是我还是认为他是无意的,不愿意往坏处想。我觉得不可能,太不可能了,因为他的女儿都和我一般大,他不会对我有什么非分之想吧?我真的很害怕那种事情再发生在我身上,因为一旦发生那种事情,我知道我又不得不割断和这个人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对我来说,是多么珍贵啊。所以我就竭力地告诉自己:不会的,不会的。可是后来他就越来越明显了。  当时心里真的有一种非常屈辱的感觉,但是我没有反抗,我总是对人凶不起来,也不愿意和他撕破脸。好不容易熬到他所谓的检查结束,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从诊所回到家的,想哭,又哭不出来,好几天心里都像堵了一块大石头一样,又压抑又沉重他还老往我家里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去了。我一听见他的声音,后来只要一听见电话铃响,我就觉得特别恶心,脑子里有一种要爆炸的感觉  我现在都快受不了了,又不敢和我妈说,我爸又不在家。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就去外面打工了,一年里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他在外面非常辛苦,又没有一个固定的打工的地方,所以平时他也很少打电话回来。虽然他一年只回来一次,但是我和他关系还是很好的,所以每年春节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和我妈关系不好,可能是现在我正处在青春期而她正处在更年期吧,我们俩经常说不到两句话就要吵。有时候我心里真的很苦闷,却不知道可以和谁说,只能晚上躲在被窝里哭。  夏日的午后,一个不知名的女孩,一场通过电话完成的倾诉和倾听。  也许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因为对父亲的思念,以及对父爱的强烈渴望,她总是下意识地在身边的异性身上寻找父亲的影子。她将自己对父亲的爱与依恋寄托在这些男人的身上,同时也以此满足自己父爱的缺乏。而这些男人,在面对一个年轻女孩的爱与依恋、信任和亲近时,他们很难想像她的出发点是亲情,他们会理解为这是对自己的爱慕。他们受到这种爱慕的暗示与鼓励,其中的有些人会乘机做出一些性骚扰甚至是性侵害的行为。  而由于父亲在她成长过程中的长期缺席,她受到男性阳刚之气的影响较少,因而性格显得胆小懦弱,这使得她在遭受这些性骚扰、性侵害行为时,不能做出有力、有效的反抗,另一方面,由于对父爱的渴望,她在遭受这些行为时,总是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半推半就,因为她害怕一旦反抗,会连这种替代性的父爱也失去。  在我国农村,许多家庭中的壮年男女为了生计,不得不选择出门打工。留在家里的,往往只是老人和孩子。家庭生活中父母角色的缺失,给这些留守儿女带来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现实生活中由此引发的悲剧也屡屡发生:江西的一个14岁的男孩,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无法和他沟通,也根本管不了他,因此养成他孤僻、暴戾的性格。有一天由于忍受不了奶奶的唠叨,竟然用一把菜刀活活将奶奶砍死!贵州的一个16岁的女孩,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她独自一人生活,无人关怀无人管教,为了排遣内心的空虚、寂寞和不安全感,就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导致小小年纪竟然三次堕胎  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警醒我们:对于留守儿女这一特殊而人数众多的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家庭中出外打工的父母,即使不能在孩子的身边陪伴孩子的成长,也要通过一切手段保持和孩子的情感沟通与思想交流,而我们的学校、社区、社会,也要对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承担起关爱、照顾和监管的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