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和寓言故事是一样的吗

如题所述

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
(以下摘自一位网友的回答)

  中国古老社会历史悠久,封建社会长久,人们的想象力不够丰富,但是长于思考,通常的寓言故事都是从真实事件逐渐演化而来,是思考总结后的结果,而伊索寓言甚至所有的外国童话更偏于想象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的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
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好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中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又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我国自先秦开始,就出现许多哲理性很强的寓言,形成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如《杞人忧天》说明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体;地不过是土块积成的,土块塞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土地.因此,凭空怀疑天地将要崩坠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啮镞法》说明心术不正;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恩人是很卑鄙的.这一类故事当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如宣扬安分守己、因果报应的陈腐观点,对这些我们应该善于鉴别,给予必要分析和批判.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意义的.其中有些是针对时政,痛斥恶俗陋习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强取人衣》揭示出世上恶人的巧取豪夺和极端残忍;《猫祝鼠寿》嘲讽了伪善者的虚情假意;《争雁》斥责了那种崇尚空谈,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的风气;《迂儒救火》表现出拘守封建礼教的迂腐可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2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阅读伊索寓言使人趋向聪明、理智、沉稳。
寓言故事包含伊索寓言。
第2个回答  2020-04-15


第3个回答  2018-12-09
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   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   小男孩与蝎子   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