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双方各占50%股份如何编制合并报表

如题所述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

软件能够自动扣除各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投资等的影响,能够对某些报表项目进行必要的抵销处理。

扩展资料:

合并会计报表有局限性表现在:

(1)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债权人对企业的债权清偿权通常针对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不针对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集团,合并报表所反映的资产不能满足母、子公司债权人的清偿要求。

(2)合并会计报表将母公司及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合并起来,子公司的少数股东难以从中直接得到他们所需的决策有用信息,如他们所投资的子公司资金运用的信息。

(3)利润分配包括向股东分派股利,要以个别会计报表为据,合并会计报表则不能为股东预测和评计报表为据,合并会计报表则不能为股东预测和评价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将来分派股利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并报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3
1、在合营企业建立后其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共同控制。
2、生产经营活动由其中一方管理但必须在双方达成一致统一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范围内行使管理权。
如果是确定是上述的情况之一的话,那么各占50%属于合营企业,对企业实施共同控制。那么是否能合并报表呢?我在来说说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那么合影企业是否构成子公司条件呢?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作为子公司必须被母公司控制,并且只能由一个母公司控制,不可能也不允许被两个或多个母公司同时控制。
这样你就会更明白合营企业的各合营方中,并不存在占主导作用的控制方,不属于企业合并。
综上所述,各占50%的企业不一定属于合营企业,看你是否实际控制,如果有实际控制权的话,就是你的子公司按成本法核算,合并财务报表,如果确实是形成联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那么是不合并企业的财务报表,在长期投资中按权益法核算,期末按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调整自己的长期投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02

    既然甲公司对A公司拥有控制权,那么甲公司应当将A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因为满足了企业合并的条件。同样的,乙公司因为不具有控制权,不符合企业合并的条件,所以,应将其作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即使乙公司因为存在其他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也不应将A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但是现行准则规定,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日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是按照成本法编制以外,其余的合并财务报表均应按照权益法编制,也就是需要将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原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7-31
因为达不到控股条件,所以说无法并入的,只能作为长期投资入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