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消毒效果检查

如题所述

在评估传染病消毒效果时,通常采用特定的细菌作为间接指标。对于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的检测是关键,而呼吸道传染病则以溶血性链球菌的消失为标准。近年来,肝炎病毒的检查已发展,如甲肝病毒的表面抗原、DNA聚合酶检测,以及通过电镜观察等方式。消毒效果的评价基于消毒前后细菌数量的变化,如果消毒后大肠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均未检出,那么自然菌总数的降低率是评价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消毒后自然菌总数下降80%以上被视为效果良好,降低70%为较好,减少60%以上为一般,而减少60%以下则认为不合格。



具体的检查方法包括:
1. 物品表面的检查:在消毒前后,选取消毒物品相邻部位的10cm²范围,使用无菌棉签取样,接种后培养24至48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 排泄物的检查:消毒前后分别取0.2毫升排泄物稀释液,接种于肉汤管中,37℃培养24小时后,再转种到相应的培养基,等待24至48小时观察结果。



3. 空气消毒效果的检查通常采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空间的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至5个采样点,暴露5至30分钟后密封,然后在24至48小时内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




扩展资料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