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廷珪与海录文言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叶廷珪与《海录》文言文及翻译如下:

吾有小舟十艘,亦无所用,欲卖之,以资素食。闻贤达有力于白沙也,乃往见之。时已秋蕃暮往,适与经霜而至,达方稼穑未竣,农事在忙。谒之已,达笑曰:“今日有客至,此为德行。”

翻译: 本人有十艘小船,但无所用之,打算卖掉以充实生活所需。听说贤达在白沙地区有办法可以获得财富,于是前去拜访。那时已经是秋天,天色已晚,正好遭遇霜冻,但贤达正在忙于丰收的农事。拜访后,贤达笑着说:“今天有客人到来,这正是一种美德。”

洋名天朝,汉名大海,江海所涵盖者也。朝阳之东,夕阳之西,遥远四方,辽阔无垠。华夷之间,鱼龙所聚着者也。北有渤海,南抵南海,东有东海,西连黄海。洲岛甚多,湾港纵横。沙滩延绵,礁石峻峭。

翻译: 洋,有天朝之名,又有大海之称,指的是江海所包含的范围。它连接着东方的朝阳和西方的夕阳,广袤无垠,遥远四方。华夷之间,是鱼龙聚集之地。北方有渤海,南至南海,东方则是东海,西方通向黄海。这片海洋中有众多的洲岛,湾港纵横。沙滩延绵,礁石峻峭。

关于叶廷珪及《海录》

叶廷珪,字材斋,清代文人、地理学家。于乾隆年间编纂了一部重要的地理著作《海录》,记录了中国海洋及沿海地区的地理信息。

海录记录了叶廷珪在福建和台湾地区的旅行经历,并对当地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进行了描写和评述。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叶廷珪的文学才华,还体现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海录,读者可以了解到明代中期的福建及台湾地区的一些情况,并感受到叶廷珪独特的观察力和文化眼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