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中国头号懒人”,从小受家庭宠溺,父母不在后为何冻死家中?

如题所述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懒人吃饼的寓言故事:话说有一个人叫兰东,每天过着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生活,有一天妻子出远门,在他的脖子上挂了一张大饼,回家却发现兰东已经饿死了。原来,兰东只是吃了嘴能够得着饼的部分,他甚至连手都不愿意挪动一下……作为一个寓言笑话,不少人在看了之后只是一笑置之——世界上怎么会存在如此懒惰之人呢?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的确就真的存在这样一位真人版兰东,最大的特点便是懒得动!

01

2009年12月,一则新闻轰动了众人: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3岁小伙杨锁饿死家中,原因竟然是他生活无法自理,没有经济能力,不愿自己动手解决衣食问题。更重要的是,杨锁并不是有残疾或智力不健全之人,使他走向死亡的,追根溯源就是一个字——“懒”。事发之后,杨锁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懒人”。的确,在社会中,我们可能接触听闻过懒到游手好闲,铤而走险的人,但懒到将自己活活饿死的人,相信大家和笔者鲜有耳闻。那么,杨锁为何会懒到如此程度呢?

当记者采访到当地的一位帮助过杨锁的村民时,只见他无奈地摇头说到:“这么大的人了,你给他饭吃,他都想让你直接喂到他的嘴里。”杨锁的堂哥在事发之后接受采访时叹息道:“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懒的孩子!”杨锁死后,村民们纷纷议论到,杨锁之所以懒到如此程度,完全是被父母娇惯的。又是村民,又是堂哥,杨锁的父母呢?据记者了解到,杨锁13岁那年,父亲因为肝病治疗无效死亡,18岁那年,母亲也因为过度操劳和悲伤撒手人寰。在杨锁父母还在世时,杨锁可谓是他们的“手中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对于父母来说,爱护孩子没有什么不正常,但过分宠爱孩子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据村民议论,杨锁在八岁的时候,其父母还用担子抬着他,生怕他走太多路而劳累。在父亲去世之后,杨锁不仅不能体会母亲的辛劳,甚至在不高兴的时候对母亲大打出手,最后杨锁的母亲积劳成疾,也离开了人世。杨锁曾被村里人介绍去城里当服务生,他到达那里之后却无所事事,不听从安排,做事拖拉……之后他被堂哥介绍去工地干活谋生,无奈杨锁因为天气太热选择了放弃。最终,杨锁没能顺利找到工作,终日懒懒散散,在家中“啃老”。

02

宠溺孩子最终会有什么后果,从杨锁的故事中我们便可以深刻地了解——宠溺孩子不利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其吃苦耐劳、自给自足的能力。父母的过分宠爱,使杨锁变得孤僻、依赖、懒惰、不尊重体恤父母……最终也使他步入绝境,只得等待死亡的临近。杨锁的故事时刻提醒着各位家长,不能溺爱孩子。杨锁之名,原本是对孩子永远留在父母身边的心愿,而父母的溺爱,使这把锁变成了一把“枷锁”,束缚了杨锁的一生。

03

2010年4月,演员陈姗姗回到老家信阳市罗山县,当时杨锁之死仍然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陈姗姗听闻之后,十分痛心和震惊,她决定以这个真实事件改编成一部影片,警醒家庭中的溺爱现象,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受益。经过陈姗姗的努力,《罪爱》宣布开始拍摄,同样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罪爱》可以成功问世。

结语

相比人类,动物在培养后代有些时候反而做得更好。在自然界,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为了让后代更好地生存下来,动物们往往采取十分狠心的手段来教育后代——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例如,当雏鹰长大一点之后,老鹰就会把它从悬崖上丢下去,目的是让雏鹰学会飞翔。只有当离开母鹰的庇护,学会独自飞翔,雏鹰才能经得起大自然的考验。我们总是认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类的情感和智慧是其他生物无法比拟的,但也正是在人类中,才存在着如杨锁般好吃懒做的现象,杨锁的故事值得每个家庭深思,也希望诸如此类的悲剧不再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1
都说是头号懒人了,父母都不在了,肯定没有人去帮他做这做那了,自己又懒,就是这样冻死的呗。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因为他非常的懒,甚至不会自己照顾自己,虽然有很多帮助,但他还是不愿意改变自己。于是他最后自己死在了家中。
第3个回答  2021-03-01
因为他太懒了,从小受尽家庭的宠溺,养成了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在家人不在之后,什么也不会,所以最后冻死在了家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