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为什么提幸福教育?

幸福的前提是有美好发现,能看到美好的事物呈现,发现美好的瞬间,美好的画面,美好的人和事……等等一切美好,即使偶尔会有不顺心,不开心,不完整,都可以治愈。

不然呢?

如何是好?

总不能一直处于沮丧和烦恼中!所以,日常能发现美好,就幸福常在。

如若不然,即便美好呈现了,依然不会有强烈的幸福感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到那时,何谈幸福?

所以,我们在11月最近一期(11.30号)管理会议中,提到了八个美好(美好学生、美好团队、美好家长、美好学校、美好课程、美好评价、美好管理、美好保障)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是美好教育?什么样的美好教育才可以最终回归幸福教育的初心,回归幸福教育的本真上来呢?

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富裕生活的基本满足,人们对于吃苦受累受委屈的工作已经不能像前些年一样保持忠诚度了。

而这时,恰恰是考验我们是否内心装着教师,用关爱呵护老师,用专业引领老师的关键点。站在幸福教育的制高点上来看到整个教育路径,看待整个教育集团关于幸福教育的传递和影响,那么我们或许需要从以下几点思考和推进:

着眼师生幸福,提出美好教育

谈起“美好教育”的缘起,要从一名校长对于美好教育的追究:“美好生活承载的是人民现实、具体的向往和追求,而教育的美好是人民美好生活中最重要、最关切的

学校坚持美好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通过实施美好教育,培养孩子具有幸福成长的能力,让孩子拥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助力每个孩子开启自己的五彩美好人生。

美好校园是载体

“干净整洁,优美的园所环境、丰富、有效、有趣、有意义的课程体系、逐步提升的高品质教学服务、系统的品牌树立、积极正向的社会影响,把创建美好园所做为实施美好教育的载体。

美好团队是基石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践行幸福教育,传递幸福能量,育见幸福一生的能力。

做孩子的妈妈关爱孩子

做孩子的朋友喜欢孩子

做孩子的老师引导孩子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这才是我们该成为的那个样子。

美好教师是核心

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园所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

对于教师,要有整洁的形象、端庄的仪表,追求形象上的悦目,要有内涵的气质、高雅的审美,追求气质上的赏心悦目,要有心地的善良、思想的丰富,追求灵魂上的高贵、爱的能量。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需要引导教师进行个人发展规划,需要读书学习提素养、同伴交流勤反思、专家引领助成长等。

美好学生是主体

学校对美好学生的定位是:身心健康、品质优秀、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助力每个孩子开启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每个年级组推行一个德育教育主题:一小班礼仪、爱心,中班诚信、责任,大班感恩、责任,同时充分利用公共区域、班级文化板块、园区公共区域等体现教育理念。如:小班全面推行礼仪+爱心主题教育,用红色表示,象征着健康、希望。所以绿色主题是小班的代表色。(初步设想,需要碰撞)

另外小班《三字经》、中班《弟子规》大班《》、幼小衔接《》,从入园离园、升旗做操、课间排队、尊师爱幼、待客接物、穿着就餐、环保节俭等14个方面对孩子们进行要求。

美好家长是保障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家长是第一任教师,而且是终身的教师。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孩子能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父母是否进行正确的教育。然而大部分的家长并没有做好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找不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当然,这并不是他们不愿意教育孩子,而是没有足够的教育智慧。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并且和家长一起学习,分享教育心得,改变自己的教育思维,掌握一定的教育智慧。

对美好家长的要求是:明确责任、乐于学习、善于倾听、适时陪伴、榜样引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做孩子的好榜样;积极参加学校家长活动,学习培养、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爱护孩子,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和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家校共育工作目标,有效的促进了家校合育工作开展;定期举办家长课堂,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儿童教育专家、优秀家长等为家长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全体家长教育素质;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家长创造学习、参与、分享的机会和氛围,动员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共同探讨学校的教育话题。

美好课程是抓手

设计什么样的课程,就是为学生创造什么样的生命。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培养幸福而又自信的孩子”的育人目标出发,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让课程回归文化,回归儿童,回归生活。

美好课堂是阵地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思考以下四个环节:发生、发现、发挥、发展出发。让情境发生,让问题发生;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班学生的思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最终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四个要素即生活、生态、生成、生长。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关注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实现自生长。

学校对美好课堂的构建要求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从生活情境出发。

美好评价是检验

对于教学管理的评价,要做到有依可据,有章可循,除了学期末的各种能力测评,对于教育而言,每天、每个举动、每个场景、每次活动、每个举手投足都是在评价园所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家庭教育的延续,评价家校合作的默契程度。

美好保障是前提

教学管理,教学推进的前提是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前提保障。保障教师的幸福感,保障教师的成长进步,保障教师的健康生活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发展。

美好管理是影响

以一个主线(幸福教育),两个目标(近期目标:拥有幸福成长的氛围。长期目标:拥有幸福人生的能力),三个对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作为我们的管理目标,让美好看得见,让美好可感知,让美好可印证。

三、奠基幸福人生,发展美好教育

甘地曾说过:“我们做什么和我们能做什么之间的差异足以解释世界上大多数问题”。在推进美好教育的进程中,各个学校要进一步推动、创新、完善,让孩子不断向上而生,向美而行,让学校的每一个人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