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血压下降,降压药该怎么吃?这些用药原则一定要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那就是夏天到了,一直居高不下的血压居然“无缘无故”地降低了,大家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血压控制的好,这下可以松口气了,接着自行减药甚至是停药!结果不多久血压又明显升高。

这是因为血管在突然撤除降压药后,会反弹性地收缩,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加重血管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中风、心绞痛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此,即使夏天血压有所降低,也不主张盲目自行停药。


高血压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一方面由于夏天温度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流加快,加上夏季人体又容易出汗,排钠多、肾脏负担相对减小,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比平时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夏季昼长夜短,气候炎热,人们睡眠减少,质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容易导致脑出血。天热多汗,也会使血液黏稠,血流变慢,血压骤降而形成血栓。

因此,夏季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应引起警惕。


由于夏天气温较高,血管扩张,使血流阻力减少,血压偏低或处于正常状态,于是就会有些高血压患者自作主张地停药,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夏季使用降压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药物减量,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虽然在夏季里血压会有所下降、但是对病情稳定的患者,服用降压药的剂量是否减药,减什么药,这是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而且所有的药物减量,都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尽量选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往往因夏季天热睡眠质量有所降低,因此其夜间血压会相对升高。选用长效降压药物,能更好地控制夜间血压。长效降压药可使血压在24小时内保持稳定,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这里肯定会有患者提问,那我长期服用短效药是不是得调药呢? 不一定,虽说短效的降压药起效快,药力不持久,血压降得快,升得也快,而血压波动较大,不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但是 调药,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在夏天适当减少服药剂量,等血压稳定下来后,也采用维持量继续服用药物,这里就建议选择缓释、长效的降压药物,但是不是每一种降压药都能适用于所有人的。

因此,调药,怎么调,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并在专科医生建议下进行的。



一是夏天血压如果降得不太低,如不超过5~10mmHg,而且血压在允许控制的范围之内,且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继续按原来的剂量服用。

二是高血压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如果肾动脉没有明显狭窄,而且血压虽有下降,但不低于100/ 60mmHg,且没有明显症状,也可维持原剂量。


但如果血压在原来基础上下降得比较多,如50岁以上的中年人收缩压低于110mmHg, 70岁左右的老年人收缩压低于120mmHg,尤其是颈动脉闭塞或合并有冠心病、心绞痛且在不稳定期的患者收缩压低于140mmHg,并出现头晕、乏力等明显症状的,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对原来服用药物品种或剂量进行调整。

在药物调整期间要严格观察血压变化,每天要在吃药前、吃药后两小时、入睡前这3个时间段测次血压,并及时将血压变化告诉医生,以便准确调药。



夏天外周血管通常是扩张的,摄入过凉或者一次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血压升高,严重时还会引发急性的心血管疾病。医生提醒: 夏季炎热时,空调室温不要调得过低;适当多喝凉白开;不食用过冷的冰饮料,注意清淡饮食,控制盐的摄入量,同时,避免空腹晨练和避免高温锻炼。

空腹时体内能量蓄积偏低,当长时间剧烈运动、出汗、血容量不足时,会影响重要脏器的供血。而温度高时,本身交感神经兴奋、基础代谢率高、心脏负担加重,再加上高温下汗液蒸发,也会导致血液更容易黏稠更容易长血栓。

在生活中,一定要加强血压监测,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就诊前连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早、晚各1次,每次两遍,间隔1分钟,取两遍测量的平均值,及时准确记录。

就诊时除去第一天的血压,取后6天的平均值作为参考血压。对于稳定治疗期的患者则建议每周测量1~ 2次血压,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次。

最后,总结一下,高血压的季节性变化,在四季分明的地方会比较明显。一定要规律监测,谨遵医嘱。千万不能擅自减药甚至停药!

参考资料:

[1] 赵 虹.夏季高血压防控指南.[J].解放军 健康 . 2014年第3期.

[2] 郑德强.夏季 ,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些什么?.[C].保健· 健康 指导.2020,20(4):1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