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很多大学生去图书馆是去自习而不是读书?

如题所述

因为在宿舍里,我们很容易管不住自己,刷刷剧集,打打游戏,本想玩30分钟,结果却趴电脑上玩了一个晚上,舍不得关机。

去图书馆抢座位,虽然有恐慌和焦虑的因素在,但不可否认,环境真的很重要。虽然有小部分同学占座不去,甚至只是去打个酱油就离开,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认真学习。

在图书馆坐了一整天,和你在图书馆学了一整天,是两件事情,有些同学总误以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占座不是占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安慰自己的。空有一个落灰的座位,默默向别人传递着你努力的痕迹。

现在想来,即使是这样在图书馆坐坐,沾沾书香气,静静烦躁心,翻翻无聊书,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总比一个人、一群人在宿舍歪着、躺着更合适。

古人讲,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不觉其臭。

我们常常低估了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出去,离开当下的情境,去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地方。同伴很重要。珍惜叫你早起的同学。珍惜叫你学习的同学。珍惜帮你占座的同学。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样做。

有同学说,每当自己看书看到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抬头看看身边那群拼命的人,当你发现比你牛的人比你更努力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理由懈怠?
好意思吗?操场跑10圈先。尘归尘,土归土,老虎找老虎,老鼠找老鼠。
好的同伴,可遇不可求。没有谁有义务提醒你好好学习,也没有谁有义务监督你好好学

有的同学,可以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打水,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操场,一个人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在大学,欠给图书馆和教学楼的时间,毕业后都是要加倍偿还的

你只要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事情做,不整天待在宿舍,不整天魂不守舍,就没什么关系。

常常听一些学生说,自己还要好好复习功课,这个活动就不去了,这个比赛就不参加了……

结果转身就蹲宿舍了,啥也不干,什么事情也不上心,一个人躲在自己的角落里。

怕就怕你自己一个人那样待着,无所事事,不求上进,还觉得岁月静好,与世无争。

既然在一个人的环境里,无法做到专心致志,就要脱离一个人的境地,寻找人多的地方,比如图书馆,向那些积极向上、认真读书、追求进步的同学靠近,慢慢挤进他们的队伍。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和你想的不一样。
在大学,如果你不知道该去哪里,就去图书馆吧,总不会错。
起床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早上闹钟响起,总有人起床失败,多次重启,依然赖着,到最后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一整天的状态都不对劲。
习惯早起以后,赖床就变成了痛苦的事情。有个学生说:大四了,才怀念那些有课的日子。好在大一大二大三不曾浪费,不迟到不旷到,早起半小时吃早餐去教室,去图书馆看书,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看完一个阅览室的书,但是培养了坚持早起的好习惯,哪怕冬天也不例外。

每天一大早奔向图书馆,这样的节奏感真好。
其实,图书馆本身并不重要。我们通过去图书馆学习,帮助自己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和学习节奏,对以后的影响更为深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7

大学生去自习而不是读书,有两个重要原因:

1、纸质书需求下降。

电子阅读越来越便利,有些同学觉得没必要来借书,而与此同时便捷的网络通讯带来的碎片化阅读也分散了学生的阅读精力,放在阅读上的时间确实少了。

“其实这不仅仅是大环境的问题,图书馆在发展上确实存在跟不上‘时代’的地方,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怎样做才能更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何才能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好地发展物理图书馆”。

2、图书馆学习氛围好。

在图书馆学习,当你学累了的时候,你看到其他同学还在坚持学习,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你的学习效率肯定会加倍,对此你也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学习,不会很容易产生困倦。

图书馆能够减少你的学习干扰,比如你在宿舍学习,有人敲门,而宿舍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不得不去给人家开门,如果有同学需要帮助来找你,你也不好意意思拒绝;室友的父母或者是女朋友打电话过来,这样也会影响到你的学习,而你总不能不让人家说话,这些都会对你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干扰,所以说在宿舍学习你会遇到很多干扰。

第2个回答  2022-05-17

有些同学估计热晕了,以为图书馆是个吹空调休闲的好地方。但是,现在的大学图书馆岂是能看书的地方。不信?我带你到图书馆一日游看看。

首先,要成功进入图书馆就是一道坎。

9点起床还想吃完早餐荡到图书馆的佛系青年,怕是只能听一首《凉凉》了。不拿出“通宵排队买周杰伦演唱会门票“的必胜决心,能斗得过凌晨就在图书馆排队,一开门就竟跑抢座位的考研党?

特别是遇上考试周、复习季,大批作业等着集中完成,宿舍是懒惰的温床,但去图书馆,还真的不如去自习室啊!

一部分对自己过分自信的人(比如我),凭借早起毅力和短跑速度,在图书馆开门之际,化身博尔特率先冲进图书馆。

但想好好看书,没这么容易。

一开始,我想找个没人的座位安放灵魂。但是,同学你看见桌面上那堆书了没?书在人在,说明其他人的屁股不允许在此处停留!

好不容易在夹缝中找到空位,但在选书之前,我们还得活用“生人霸死地”要诀,掏出书包里所有东西(越多、越不值钱越好)统统放在桌面上。让那些动不动就来觊觎空位的loser也听到无声的警告“这是有人的!有人的!有人的!”。

终于可以在纵横交错的书架走道之间闲庭信步了。选阅雅集,窗外微黄的阳光打在书页上的斑驳,好一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浪漫景致,正想穿越时代与诸子曲水流觞,不曾想还未“沉醉不知归路”,就“误入藕花深处”。

作为著名社交恐惧症患者,是断然不敢轻易“争渡争渡”的,因为怕“惊起鸳鸯无数”。暗中观察,是单身狗的自觉。

幸好毕业季刚过,不然还能在各个阅读区遇见各色各样的写真男女,用学士袍造型致敬荒废了四年的读书时光。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图书馆本来就带有“读书人”的buff,光是图书馆这个定位,发在朋友圈里,就战胜了在草坪和课室拍片的朋友。

第3个回答  2022-05-17

很正常,看书其实可以在图书馆借回去看,或者是网络获取。但是图书馆本身除了典藏书籍,也确实是一个安静有氛围的学习场所,在图书馆自习更容易进入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很容易获取一些专业书籍作为参考,自然就更得到同学们的偏爱。

图书馆提供了安静的学习或者是看书的环境,同时目前大学的图书馆一般都很便利,提供插座,台灯,热水等,是一个免费的自习好去处。同时如果需要什么专业参考书,也可以随时获取,随时还回去。对于很多专业的学生来说确实是自习的好地方。

当然了图书馆本身的作用也不仅仅定义为看书,单纯的看书完全可以借阅到寝室或者是课堂上进行使用。当然自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些参考书籍,将图书馆座位自习室也算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而且随着一些电子资源的丰富,现在大学也提供很多图书的电子资源,完全可以下载到手机电脑上进行借阅,相比于实体书籍可能更方便便携。

无论如何去利用大学的图书馆,都是学生们的自由,只要遵循图书馆的管理规定都是合理的。充分的利用大学学校提供的资源,也是对自己的负责任,充分的利用图书馆也是学生们自己的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校整体的学习也有帮助。

大学生去图书馆自习,更多的也是因为寝室没有安静宽松的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再加上一般教室虽然开放,但是由于一些课程也导致没有那么多的位置可供学生进行学习。图书馆自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同时也可以提供很多专业书籍给学生们作为学习参考,去图书馆自习自然更方便合适。

当然了去图书馆也不一定就是自习,也有很多同学是去看书借阅的,只不过额外开发了自习的使用方法而已。但是呢也要文明使用图书馆,不要对书籍进行污染,不要抢行霸占某些座位,有来有往灵活使用,才能让大家都在图书馆有所提升。人还是需要不那么自私一些,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为了自己的学习而霸占别人的机会。

第4个回答  2022-05-17

很多大学生去图书馆不是去看书,而是去自习了。这个也无可厚非。我觉得不管你是读书也好还是自己也罢。只要不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这种没问题的。

去图书馆自习而没有看书。一个原因就是在宿舍人比较多自己的话可能有些吵闹。到教室去的话也会出现一些吵闹的现象。而图书馆当中相对就是最安静的了同时图书馆还有空调。特别是夏季天比较热人都容易犯困如果在一个。室内温度比较凉爽的环境下一是不犯困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到图书馆去自习也是很好的学习。也未必到图书馆就必须去读书。看一些自己的课程。或者看一些自己选修课的一些图书或者是做一些选修课的题。都是可以的,这不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吗?你到图书馆看书也是为了学习。到图书馆去自习也是为了学习这两者并不矛盾。所以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到图书馆去自习也是无可厚非的。也没有必要非得规定到图书馆就得看书不能自习。

其实在图书馆自习。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在自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或者是遇到一些。关键的拿不准的。那就可以直接去找图书了。找个自己自己相关的图书来读。来寻求正确答案。这不也是读书和自习结合起来了吗?虽然有人觉得自己去寻找一些和自己学习有关的书来读属于查资料。查资料也是读书的一种方式。完全没有必要非得拘谨于自习就得到教室或者是在自己的宿舍。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现在的纸质书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读书。因为网络上的书真的是特别多,琳琅满目。这些电子书在宿舍真的就能读,躺在那里睡前读一段书。然后。静静的。睡着了这不是很好的读书方式吗?所以这也是到图书馆不读书而自己的一个原因。

再就是图书馆学习的话氛围比较好都特别安静大家都在学习没有噪音没有互相干扰。当自己学习累了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还在坚持学习。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你也会努力的。加倍的学习。所以很多学生都选择了到图书馆去学习。

总之我个人观点只要你去图书馆,不管是自习还是读书,这都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事情。那就无可挑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