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法规定假种子的定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种子法》明确了假种子的定义,包括以下情况:1. 非种子物质冒充种子,或以一种品种的种子冒充另一种品种的种子;2. 种子种类和品种与包装上的标签不符,或者没有标签的种子。同时,法律也定义了劣种子,包括:1. 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的种子;2. 质量未达到标签上标注指标的种子;3. 携带国家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子。
在法律责任方面,根据《种子法》第七十五条,生产经营假种子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如果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将被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货值金额在一万元以上,将被处以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对于因生产经营假种子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级管理人员。
另外,根据《种子法》第七十六条,生产经营劣种子的行为也将受到处罚。如果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将被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货值金额在一万元以上,将被处以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被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对于因生产经营劣种子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同样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级管理人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