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最爱的女人

最爱的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海兰珠,原因如下:

1、海兰珠貌美如花。

历史记载震妃肌肤如玉,又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且温婉贤淑,更受皇太极青。和庄妃相比,在皇太极心中,庄妃过于有心计,从心里不敢深炱。而且庄妃出嫁时,才13岁,年龄太小。

2、海兰珠没有和皇太极在一起生活,就是平常夫要很和睦。

不像姑姑和大玉儿,一直在为国家大计忙碌,,这样的女人很可怕。皇太极一生戎马倥悠,妥了知冷知热的女人,为了受一下生活,不想去面对充满算计的女人,那样什么时候才到的了头。

3、海兰有女人味,也知道如何讨男人欢心。

海兰珠就是一个娇小的女孩,尽管年龄有些大,不过很有女人的风韵,这让皇太极很受用。国此仅仅是惊鸿一,就把皇太极的心勾走了。从此,皇太极的女人就只有海兰珠一人而已,另外海兰殊的满文含义就是我所珍惜珍的人,可见地在皇太极心中的位置 。

扩展资料:

皇太极继位后,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满族统治者内部等等各种矛盾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后来,又数次入关掳掠了上百万人畜,辽东汉人一下子几倍于满人。如何稳定汉族人的民心几乎成为后金胜败存亡的关键。面对“邦家未固”的局面,皇太极意识到“治国之要,莫先安民”。

因此,他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特别注重消弥和缓和辽东满汉民族间的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6

海兰珠。

宸妃海兰珠,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汉译海兰珠,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历史记载中,宸妃海兰珠可谓宠冠后宫。

崇德六年,宸妃逝世,年三十三,皇太极怎么也难以接受海兰珠病逝这个残酷的现实。他曾几次因悲痛过度而昏迷过去。

扩展资料:

在海兰珠去世后的岁月里,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次次仪典隆重肃穆的祭礼,皇太极都饱含着无限的悲思;篇篇文词典雅庄重的祭文,都表达着无尽的哀意。

甚至在当年岁暮大祭列祖列宗之时,皇太极也与皇后率百官及其夫人们前去祭奠海兰珠,让爱妃去世后还尽享哀荣;

当次年正月元旦大贺之际,他竟传谕“元妃刚过世,免去朝贺,停止筵宴乐舞”,因爱妃之逝而停办了朝中重大典礼。

群臣们见皇帝平日在宫中时常睹物思人,每当想起海兰珠即伤心落泪,就多次陪他出京射猎消遣。但海兰珠就安葬在盛京地载门外五里之处,皇太极几乎每次射猎时,都要有意无意地经过她的墓地。

眼见心中的爱妃已撒手人寰、尸埋坟冢、不能复生,皇太极每次都要悲痛欲绝、泪如雨下地哭祭一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18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不是孝庄文皇后,而是她的姐姐海兰珠,海兰珠的去世让皇太极抑郁成疾,不久之后也去世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宸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汉译海兰珠,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

  她在历史上极其受宠,可是关于她26岁之前的叙述,翻遍所有史料,却是无可查证。也就是说,她26岁前是空白的,没人知道这个极受皇太极宠爱的女人在过去26年都干了些什么事。

  《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就是Harjol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了,民国时期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

  因为她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年纪太大了,所以后人便揣测她是嫁过人的寡妇云云,但这些也仅仅是揣测,“年纪大”并不能作为“再嫁”、“寡妇”的有效证据。在前清,年纪大嫁人的女人也不是没有——例如叶赫老女(布喜娅玛拉)33岁嫁人、努尔哈赤的养女孙带(舒尔哈齐的四女儿)28岁嫁人。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寡妇的名头太难听,所以被皇太极有意销毁了宸妃的前半生经历。如果是这个,那就更难让人信服了,且不说皇太极有没有那本事让所有史官(包括朝鲜的)闭嘴,只说“寡妇的名头”。寡妇是个忌讳的词语吗?皇太极或者说前清的大臣百姓介意寡妇再嫁吗?

  大家可别忘了,皇太极的后宫那四合院里住着的一后四妃都打哪来的。除了姑侄三人外,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原是林丹汗的囊囊福晋,与林丹汗生有一女“淑济”,一遗腹子“阿布奈”(皇太极把他养大成人,后来做了察哈尔亲王);衍庆宫淑纪巴特玛·璪原是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与林丹汗至少生有一女(皇太极养女,崇德五年下旨许给多尔衮)。这两个妃子在后宫的地位举足轻重,她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寡妇,还都是带着拖油瓶改嫁的寡妇,怎么也没见得人家因为身份问题而受人指摘,因此非得把自己的过往给销抹得一干二净呢?

  满人不在乎这些,或者说当时的国人都不重视这些所谓的改嫁,皇太极的姐妹改嫁得多了去了,一改再改,改了继续改的也有……所以实在没必要因为这个原因而故意抹掉宸妃的过去。

  Harjol,这个如此受清太宗重视的女人,26岁之后,频频出现在跟皇太极关联的史书中,却在26岁之前,留下一片空白。如果她只是个寂寂无名的渺小人物,那么这样的记录无可厚非,谁能要求一个小人物能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篇章?

  可她不是。她是宸妃,一个险些让清太宗沦为“昏君”的红颜祸水。如何说她是祸水呢?依我看来,在当时清朝百官,特别是史官眼里,其实皇太极为她疯狂的种种“事迹”已经算是在明君明主的政治光辉形象上,大大抹黑了一把。

  扔下如火如荼的前线战场,将八旗将士扔在一旁,心急火燎的为了一个女人而弃八旗将士的生死、利益于不顾,这在我们看来是痴情,是个绝无仅有的好男人、好丈夫,可恰恰是这样的行为,用以评判一个皇帝好坏功过,那绝对已够得上是“昏君”所为。

  都说清朝的历史是最不真实的,不真实在哪呢?不真实在清朝的历史都经过后人修饰,也就是后人会把自己祖先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进行粉刷,力图保留美好的东西,所以清朝的帝王实录大多是赞美多于贬低。那些最后保留下来的史载,是被动过手脚,经过美化处理后的产物。

  《清太宗实录》便曾先后经过两次修撰,一次是在顺治年间,一次是在乾隆初年。

  那么就让我们再来看看,被动了N次手术后的“史料”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叙述吧。

  《清史稿·列传》: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睢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而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曰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过妃墓,复大恸。妃母和硕贤妃来吊,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8-27

清朝入关之后,明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皇太极成了执掌天下的第一位清朝皇帝。在皇太极的后宫里,自然美女成群、嫔妃聚首。但若说他最爱哪一个女人,或许就要数海兰珠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