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水浒传》是经典之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6
‍‍‍‍

四大名著中,《水浒》是第二部,成书晚于《三国》。我们来比较下这二者吧。简单地说一点自己的理解:

在人物塑造方面,水浒实现了纵向与横向的突破。先说纵向。刚开始看四大的时候也觉得三国比水浒好看很多。看看人家那场面,那气势,动辄就是万人级别的大战。水浒什么鬼啊,一打开书就是鸟事鸟事的,这对于纯洁的我来说实在太下流了(捂脸)。

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嗯,怎么三国里面的人一本书写下来都保持一个模子不变啊?曹操奸雄一直就是奸雄,周瑜小心眼一直是小心眼,诸葛亮鞠躬尽瘁就一直死而后已——人物的形象一直是静态的,没有变化。但水浒在这方面就有了突破,出现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典型的栗子当然就是林冲了。想想教头刚登场什么形象,八十万禁军教头啊,高大帅气又能打,简直高富帅形象(话说我一直觉得老施给林冲建模的时候是不是就参考的赵云啊哈哈哈~)。但一开始,林冲的性格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你看林冲撞到高衙内调戏自己老婆的时候,“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林冲不合着吃他的请求,权且让他这一次”。就算之后被陆虞侯算计,也只是拿了刀在人家门口晃悠晃悠而已。你看林冲被下套误入白虎堂的时候,“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小人虽是粗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老板我冤枉啊,是有人说您要看刀我才来的,你要相信我啊。

‍‍‍‍
第2个回答  2018-01-26
‍‍‍‍

金圣叹先生将《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和《西厢记》评为六大才子书,并一一评点。我觉得要认识水浒传写的有多好,为什么可以列为四大名著,就一定要认真看金圣叹先生对他的评点。

本写了一一大长串自己的话,但怎样写脱离不了金先生的窠臼。最终想想,实在不如当一把搬运工,将其评点本总序中的一段贴出来供大家赏阅。《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件有。

凡人读一部书,须要把眼光放得长。如《水浒传》七十回,只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二千余纸,只是一篇文字。中间许多事体,便是文字起承转合之法,若是拖长看去,却都不见。

《水浒传》不是轻易下笔,只看宋江出名,直在第十七回,便知他胸中已算过百十来遍。若使轻易下笔,必要第一回就写宋江,文字便一直帐,无擒放。

‍‍‍‍
第3个回答  2018-01-26
‍‍‍‍

在电影《东方不败》里有一句台词,“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听上去很酷,可是我感觉不到电影里的江湖与真实世界有何相似相通之处,直到看过《江湖丛谈》这本书,才真正相信处处皆有江湖。此书作者连阔如,说评书的,女儿是连丽如,许多人对她或许更熟一些。书成于三十年代,报纸连载,对当时的真实江湖有着白描式的记述,虽然关于江湖的书不少,但是大都来自于道听途说,向连阔如这样亲身经历、亲笔写成的书极少,因此非常有价值。总的来说,这本书很枯燥,大量的江湖术语,要不是怀着探索真相的兴致,很难读下去,即使读过,也可能一目十行,过后即忘。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初看时的印象仍然鲜明,尤其是里面一些很有趣的细节。长春会是旧江湖的组织,只有老江湖才能参加,各行各门的人在这里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但是规矩极多,稍有违背,即被行家不耻。会首得是个大家尊重的人物,自己有艺傍身,懂得人情世故,譬如某地要开庙会,他负责与当地士绅商量大事小情,然后邀请有实力的卖艺人,能让庙会热热闹闹,又能排忧解难,不出意外。

‍‍‍‍
相似回答